情绪控制及心理
- 「静观」、盐与孩子
- 孩子有恋物癖怎么办?
- 做一个出色的「情绪系统」管理员
- 利用Playgroup培养孩子的AQ
- 小小婴儿懂得思考吗?
- 音乐助宝宝睡得好
- 宝宝应否吮奶咀睡?
- 教孩子轻松如厕
-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尊感?
- 如何制止幼儿出手打人?
- 上课不专心的孩子
- 驻校心理辅导服务多面睇
「静观」、盐与孩子
徒儿抱怨人生太苦。师父拿来一大包盐,叫徒儿把盐放至半杯满并注满水,然后喝掉。「味道如何?」师父问。「咸得发苦!」徒儿答。然后,师父带徒儿往湖边,命徒儿把剩下的大半包盐倒进湖中,再用杯取湖水喝掉。「味道如何?」师父问。「清甜甘美!」徒儿答。师父道:「人生痛苦有如这包盐,承受痛苦的程度在乎人心灵的容量: 是杯、还是湖。」
养育有特殊需要孩子的那份辛酸与压力,委实不足外人道。收到评估结果的一刻,有些父母哀痛孩子成龙成凤的期望落空了,有些会怪责自己做得不好连累孩子,有些会忧虑孩子的将来。惊惶甫定,接肿而来的是带领孩子参与不同的训练,疲於奔命。
这包盐,不知就里就被人放进口中,苦不堪言……
盐多了,都在父母的眼泪流出来……
可是,盐就是撒不走。哭过后,与其抱怨人生太苦,不如尝试扩阔心灵的容量,去盛载生命的痛苦。
心理学界近年兴起「静观」(Mindfulness) 的研究,「静观」指专注於当下一刻,有意识及不加批评地接纳此时此刻的经验。透过开放地专注观察身体感觉、想法及情绪,提升我们对负面经验的接纳。面对负面经历时,我们倾向去控制、抗拒,或是遏止、改变它们。但遇到不能改变的窘境时,这些倾向会令我们心情更形低落。「静观」旨在转化人与情绪之关系,学习去接纳和保持心理距离去观察情绪,从而减低其对生活或行为影响力。
世界各地以至本港都已进行很多与「静观」有关的研究,并在医院、诊所举办「静观」课程,透过静观呼吸、身体扫瞄等练习,助人应付压力、减低抑郁和焦虑。美国密歇根大学及波特兰州立大学於2012年发表的研究显示这些果效亦见於参与「静观」课程的特殊需要儿童之家长。而美国南加洲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於2010年的研究亦初步显示「静观」有助提升儿童的专注力、减少问题行为以及焦虑感。可见「静观」能裨益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及其父母。
透过「静观」,学习扩阔心灵的容量以承载苦痛,并接纳不能改变的事情; 进而从容不迫地鼓起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或许,父母会发现,这杯盐水经过「静观」的烹调后,已成为美味可口的老火汤。
撰文:协康会教育心理学家陈鉴忠
孩子有恋物癖怎么办?
一个朋友五岁的女儿,她自两岁开始,便出现「恋物」现象,无论干甚么都要抱著那个又残又旧的玩具熊,几乎整天不离手。不论是到爷爷、奶奶家还是到叔叔婶婶家,旧玩具熊一直是她最重要的东西,必须得把它紧紧抱在怀里。如果她发现旧玩具熊没带在身边,一定会烦躁不安、哭闹不休。不久以前,母亲以卫生为理由,将女儿的玩具熊扔到了垃圾站去,结果她哭了整整一天!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恋物是心理发育过程的一个阶段,绝大多数发生在六个月大至三岁时,并在约两岁开始达到高峰期。从儿童心理学解释,那些旧物件、旧玩具便是幼儿心理安全感的依靠。幼儿依恋物件的情形因人而异,有些幼儿的恋情短,有些则持续至上小学阶段。
但是,也有可能因突发事件、环境改变,催化幼儿焦虑的状态,如遭受外界的暴力对待、与亲人的生离死别等,这时幼儿就更需要以他熟悉的物件作伴、作依靠了。
举行「告别恋物」仪式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既然孩子的「恋物瘾」 是由安全感缺乏引起的,那么要解决问题就可以从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入手。
一般在三岁导引幼儿戒掉依恋的习惯为最佳的时机,一来幼儿已有足够的独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日趋成熟,家长与幼稚园老师的关爱拥抱也有助舒缓幼儿不安的情绪。
父母可以在这时候为幼儿的恋物举行「告别」的仪式,如「手巾仔告别式」,就是请幼儿用口述或画图方式,跟手巾仔真正说再见!一起把手巾仔收起来、埋起来, 「切断」所有会让幼儿思念的可能性。
另外,我们知道九成以上恋物的儿童会对小棉被、小抱枕、绒布熊、用惯的浴巾之类「上瘾」。做父母的在选购这些幼儿用品时,就要有意识地准备以其他的物件替代,让孩子无法对其中的某样东西「专情」。如果开始就准备两三张小棉被、或是一个绒布熊家庭,包括绒布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小绒布熊和它的表弟们等,让孩子交替选择,他们就不会容易对某件东西投入太多的感情。
多作「无条件的拥抱」
父母平时应该多拥抱孩子,多拍抚孩子的背部和头顶。这种无条件的拥抱能给孩子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别怕,有我呢!失败了不要紧、你很安全! 」 等意思,经常与父母拥抱的孩子,绝不会将小棉被或玩具熊当作他的「精神守护物」。
撰文:协康会教育心理学家张明丽
做一个出色的「情绪系统」管理员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全职照顾孩子的妈妈,她聪明、美丽、分析能力很强。她说话时温文儒雅,态度从容,怎也想不到她来与我见面的原因是与情绪控制问题有关。
这位妈妈的孩子今年四岁,他患有整体发展迟缓的问题。妈妈形容自己在训练孩子时有如一场战争,因为她是个对孩子有要求的人,经常花尽心思训练孩子。但当孩子表现得不合作时,她的无名火便自然冒起,人也变得失控,经常按捺不住情绪而打孩子一顿,结果弄致两败俱伤。孩子哭了,妈妈的心也难过。妈妈也被自己一反常态的情绪表现吓了一跳,觉得长此下去不是办法,害怕影响母子关系之余,亦令孩子抗拒学习。於是,她来到我这里,想认识怎样去「管理」自己的情绪。
认识「情绪系统」
要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绪,首要要了解它的基本运作。从字面来看,「情绪」已包含了「心情」和「思绪」两个重要的字眼。
「思绪」即是想法,我们的想法直接带动我们的心情,例如认为雀鸟的叫声悦耳的人心情会轻松愉快;相反,认为雀鸟的叫声吵耳的人会感到烦扰不悦。所以,当妈妈认为孩子不听话、白费她的一片苦心时,她感到生气与失望是不难理解的。可知道我们的想法不单引发我们的心情,亦会影响我们下一步的行动,如前文生气的妈妈选择了体罚孩子,结果令双方也受到伤害。可见我们对事情的想法可带来既深且远的后果。
做自己心灵的管理员
认识了「情绪系统」的基本运作后,我们就可以尝试做自己「情绪系统」的管理员了。
管理员是一座楼房内维持正常运作的关键人物。他/她熟识楼房内的环境,并会定时巡逻楼宇,留意各系统显示板的情况。而我们的身体,就好比一座独立的楼房,要保持身心正常运作,我们便要留意自己身体及情绪的警号。一些身体上的反应,例如体温上升、心跳加速、手脚抖震、失眠、胃口改变等,都有可能是情绪波动的讯号,绝对不容忽视!
当系统的显示板指出楼房内系统不正常时,管理员会客观分析问题所在,然后决定下一步行动。同样,我们须冷静分析引起我们情绪波动的「想法」,才可以对症下药。
冷静心法
过去的经验让我们知道,当负面情绪(如紧张、不安、愤怒等)涌现时,我们的思绪会变得混乱,难以集中精神去客观分析事件。因此,如果能够未雨绸缪,预早认识及练习冷静情绪的方法,当情绪起波动时,便可有效地发挥冷静的作用了。
招数一 离开现场
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的情绪是受著环境里的人和事所影响的,要避免再受环境事物的刺激,我们可以选择暂时离开现场。例如妈妈在客厅中教孩子做功课时,孩子表现得不合作,并在发脾气,妈妈可暂时走到厨房,避免与孩子接触,受他的行为影响,继而喝杯冰水,以纾缓情绪及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的情绪是受著环境里的人和事所影响的,要避免再受环境事物的刺激,我们可以选择暂时离开现场。例如妈妈在客厅中教孩子做功课时,孩子表现得不合作,并在发脾气,妈妈可暂时走到厨房,避免与孩子接触,受他的行为影响,继而喝杯冰水,以纾缓情绪及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招数二 腹式呼吸法
长期练习腹式呼吸法(又名:横隔膜呼吸法),可以增加肺容量及松弛神经。在生气或紧张时加以应用,更可有效地平复心情。
长期练习腹式呼吸法(又名:横隔膜呼吸法),可以增加肺容量及松弛神经。在生气或紧张时加以应用,更可有效地平复心情。
步骤:
- 端坐或躺下
- 放松,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之上
- 用鼻慢慢地吸气,感觉腹部随之涨起
- 稍为含著这口气,心中数1-2-3,然后慢慢呼出
- 心中叫自己放松
- 重覆上述程序10-12次
我们可於每天抽时间练习腹式呼吸法,当熟习后,在情绪起伏时便可即时采用,冷静情绪。
客观分析事情
大家可有发现,当问题出现之际,心中的想法往往是负面的。例如当孩子做功课时不集中,我们即时的想法是认为他懒惰、心散、不尽力等等。这些负面的想法总是自自然然地跑了出来,这主要是由於过往不愉快的经验所致,使我们习惯以负面的角度去看问题。
所以,当心存负面的想法时,我们的情绪亦会变差。要做个「情绪管理员」,我们便要改变多年来以负面角度去看问题的习惯,学习从多方面去客观分析事物,例如:以致孩子失去兴趣做功课的原因,会否是由於孩子太累?功课太深?或太长时间做同一份功课呢 ……?
凡事总会有其他可能性的,我们要避免被负面情绪蒙闭双眼,不要总想著负面的事,要多想想:「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能性呢?」
针对问题 加以处理
经过冷静分析后,我们便须正视及解决问题。轻微的问题,管理员可以独自处理。但请紧记,管理员并非「万能侠」,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时,他/她也须要向外寻求协助的。因此,作为「情绪管理员」,除了要认识处理情绪的基本功外,当遇到棘手的情绪问题时,也要懂得寻找专业的心理辅导员帮助。
看过以上的介绍后,是否觉得原来当一个管理员也不容易呢!但我深信,经过不断的尝试及练习后,我们将会更懂得驾驭自己的情绪,做个出色的「情绪管理员」。
撰写:梁秀华 (协康会临床心理学家)
利用Playgroup培养孩子的AQ
每个家长带孩子去参加playgroup的要求及期望都有不同,据我们多年带领playgroup的观察,大部份家长都十分重视认知上的学习,如物件名称、数字及英文等,很多时当治疗师的活动是要求孩子发挥观察力,在场内找寻指定形状的小波波,然后行过一连串的障碍物,如栏杆、平衡板等,最后把波波放在已经有同色波波的蓝子内时,家长们都会抓紧机会同孩子说「波波系红色嘅,red」,又或者会问孩子「What’s the color of this ball?」,(其实,孩子一般都在三岁左右才有说出物件颜色的能力!),希望孩子能回应一声:「red」。但是,如果孩子未能走过平衡木或者跨过障碍时,有些家长就不太在意要用什么的方法去「引」或者「训练」他们的平衡及胆量,使他们能完成该项的挑战,草草地拖著他们走过去便完事,而忽略了给予儿童时间去尝试、解难及鼓起勇气接受挑战的能力,其实这便失去了一个培养儿童AQ的大好时机了。
在playgroup也经常有孩子害怕一些玩具,好似毛毛公仔、会跳的老虎公仔、刺状球等,家长通常的反应都是「有什么好惊呀,个波嚟之吗!」,然后继续要求孩子去摸,多数只会令孩子越来越惊;亦有家长把害怕的孩子抱著,等该活动完结,但是如果家长能够采取正面的步骤,孩子便可学习面对这个问题。做法一点不难,只要耐心跟著一些步骤:家长首先要回应孩子,尊重孩子的反应说「啊,你惊这个有刺波波,唔惊,我哋一齐睇吓!」,然后容许孩子只看著其他孩子玩,然后家长形容波波是好玩的,继续自己亦去玩波,同时留意孩子的面部及身体语言,慢慢把孩子及波波之间的距离拉近,过程不可以急,家长亦可以用手帕裹著球,做成一个有趣的雪糕,才邀请孩子去触模,如果孩子可以隔著手帕触模,家长已踏出了成功的一半,但如果孩子仍然不肯走近波波半步,游戏时间已过,家长便应做一个好好的完场,跟孩子说「今日我未做到,下次再试过!bye-bye波波,下次再同你玩」,否则便养成容易放弃的性格,不能得到playgroup最大的效果。
撰写:协康会儿科物理治疗师团队
小小婴儿懂得思考吗?
孩子天生便能够透过不同的感官途径来接收外界讯息,并藉著观察、探索及玩耍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体验。这些讯息和体验透过脑细胞的结合和整理,便构成了「思考」。
初生婴儿能从外界的回应初步推断出事物的因果关系,啼哭能促使父母立即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微笑、追视、抓握等反射行为,则能引起父母更多的关注。
随著婴儿懂得做出有意识的身体动作,很快便会发觉自己可以改变外界的事物。当无意中碰到不倒翁时,它自会摇晃起来,跟著婴儿便会试著重复动作,察看是否有相同的效果。他们就像是天生的科学家,透过重复试验,能作出合乎逻辑的因果联想。
当婴儿拥有较大的活动能力时,天生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们进一步探索周遭环境。他们会随手拿取身边的东西把弄一番,嗅一嗅,咬一咬,甚至丢一丢。他们就是透过嗅觉、味觉和运动感觉来了解物件的性质,包括大小、形状、重量、质感以及声音等。他们亦会渐渐意识到物件恒存的概念,明了即使东西被掩盖但它实际上仍然存在。婴儿解决问题的技巧亦会随之发展,懂得协调两个或更多的动作以达至目的,例如一手揭起毛巾,而另一手抓取放在毛巾下的玩具。
语言沟通的发展对他们的思考进程亦起著推动作用。婴儿天生会对人的声音特别敏感,并会细心注视和他们说话的人。不久他们便学会发出声音来回应,开始牙牙学语。事实上,在他们开始说话之前,已能了解到声音能够代表事物,把看到的和听到的联系起来,便能学会人物、地方、东西、动作等基本名称,从中建立「听」的字库。
即使婴儿未满周岁,但已有相当的认知能力。他们不仅能从成人那里学习思考,同时亦会按照自己的经验主动去建构对世界的了解。因此父母能否提供一个安全、多元化及充满启发性的环境予孩子去探索,对他们思考的发展十分重要。父母可提供合适的玩具让孩子去抓握、按挤、咬嚼或堆堆叠,并必须做好家居保护措施,包括固定容易翻倒的家俬杂物,收起危险物品及药物等。父母更需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照顾,提升孩子的安全感,使他们更有信心去发掘身边新奇的事物,拓展对世界的认知。
音乐助宝宝睡得好
相信初为人父母者均会认同,照顾初生至两个月大的婴儿是最艰难的时期。由於婴儿在这段日子仍然延续在母体内的习惯,没有昼夜之分,一天需睡上十八至廿小时。基本的生活程序就是睡醒就吃,吃饱再睡,偶尔清醒时便会四处张望。而父母往往在晚间需轮流起床喂哺,如再加上婴儿夜啼频繁,更会使父母身心俱疲。
当婴儿三个月大后,起居习惯便渐有规律,懂得分辨日夜。白天他们会在上、下午各小睡约两小时,傍晚则有另一次短睡,而晚上的睡眠时间亦较初生时延长,但半夜还是会醒过来。到他们接近一岁时,白天两次小睡的时间便渐趋固定,并能维持晚上一觉睡至天明的睡眠模式,父母因此也可以得到一夕安眠。
由於婴儿的睡眠与成长有著十分密切的关系,再加上父母应顾及自己在照顾婴儿时对心力的负荷,因此必须协助婴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白天时,父母应让婴儿有较多的清醒时间,中间让其小睡以恢复精力,晚上则应让婴儿早点入睡。父母除了要因应婴儿睡眠的特性,为他们定下适当的睡眠时间表外,亦不能忽略婴儿情绪发展的需要。
婴儿自一出生便需要独自面对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随著身体机能渐次发展,他们会努力对外界事物作出认知和探索,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安情绪,他们会透过啼哭去表达,甚至会出现睡眠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当他们越感到不安,对安全感就有越大的渴求,时刻也不愿与父母分离,出现即使到了睡觉时间,却不肯入睡的情况。
为使婴儿从上床到入睡之间的过渡来得畅顺,父母可为婴儿安排合适的睡前活动,给他带来安稳的感觉,从而可以愉快地进入梦乡。生理研究发现柔和的声音能降低婴儿的肌肉张力,减缓心跳及呼吸的速率,换言之,能带来轻松减压的作用。
父母可让婴儿在睡前倾听柔和的音乐,以营造暖和舒服的气氛。透过选择一支合适的乐曲作为特定的睡眠音乐,可培养婴儿听见曲子就会睡觉的习惯。当他们半夜啼哭时亦可轻轻播放相同的音乐,使他们安静下来,重入梦乡。帮助孩子适应在睡眠时与父母分离,可减少日后他对分离的焦虑感。
撰写:施鸣鹭 (协康会临床心理学家)
宝宝应否吮奶咀睡?
一直以来,儿科专家对应否让婴儿吸吮奶咀抱有不同意见。赞成者认为周岁以下的婴儿追求口腔满足是成长特徵之一,他们除了运用吸吮活动来安饥、止渴之外,亦藉以追求心理上的安全感,父母不应过份限制。甚至有文献显示,婴儿在睡眠时吮奶咀,能减少夜里翻身,并能保持上呼吸道通畅,从而降低婴儿猝死症的发生率。反对者则认为,婴儿含着吮奶咀睡觉会因奶咀掉下来而惊醒,破坏睡眠质素。鉴於双方论据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应否让婴儿吸吮奶咀入睡,暂且留待父母自行决定。然而,父母却要留意以下有关事项。
首先,婴儿在六个星期大前不宜给予奶咀。由於吸吮母乳比吸吮奶咀要多花力气,过早让婴儿吸吮人造奶咀容易造成对吸吮力度的混淆,会令母亲乳头刺激不足而减少母乳分泌,导致提早断乳。因此打算喂哺母乳的母亲应加以注意。
再者,父母应避免让孩子长期吸吮奶咀。萌牙后的儿童若然长期使用奶咀将有机会令牙床及牙齿变形。其次,经常吸吮奶咀会刺激口腔分泌,为细菌滋长制造有利的条件,当细菌经口腔进入孩子的耳道,便形成中耳炎。因此,孩子在十个月至一岁左右就应为他戒除奶咀。
至於戒奶咀的步骤则可以渐进方式进行。婴儿六个月大时,父母便应有限度地给予奶咀。这个阶段的孩子随着脑神经的发育,会不只单用口腔去探索事物,更会开始利用眼、耳甚至四肢去探索外界,吸吮的欲望自然会减低。如果父母还继续让他们吮奶咀,将令他们耽於口腔满足,阻碍发展对外界的好奇心,影响智能开发。此外,研究亦发现,咀里经常含奶咀的婴儿相对地会较少作出微笑、倾听等社交性行为,语言发展亦会较慢。因此,建议父母只在哄孩子上床时使用奶咀,作为帮助婴儿建立作息规律的辅助工具,并争取在孩子一岁前摆脱对奶咀的依恋。
婴儿啼哭时,父母宜尽量找出原因,并作出相应的补救方法,避免以奶咀作为一时的解决方法。另外,抱起婴儿轻晃安抚,又或者在他身边放置软布公仔作为安全物,都可以减低婴儿吸吮奶咀的嗜好。
撰写:施鸣鹭 (协康会临床心理学家)
教孩子轻松如厕
根据医学研究,婴儿控制大小便的神经系统和肌肉,要在婴儿15个月左右才发展成熟。因此,如过早勉强孩子进行如厕训练,除了会事倍功半之外,更会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婴儿在一周岁时发育非常迅速。随著身体不断成长,他们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稳坐、爬行、站立、甚至走路,并同步发展双手和指头的协调。如果父母在同时间又要求他们学习如厕,对孩子来说是十分艰难的。父母可从生理发育、语言智能及心理发展三方面,确定孩子是否适时进行如厕训练。
生理发育
- 建立膀胱控制能力,两次排尿时间可以相隔两小时或以上。
- 能够知觉肛门或膀胱受压,这点可从他们需要大小便时的面部表情或身体姿势有异而察觉。
- 掌握小肌肉的协调能力,可以在较少协助的情况下脱下或拉起裤子。
- 体能发展容许他们自行走近用作训练的坐厕。
语言智能
- 能了解与大小便训练有关的字眼或简单指令,如「坐下」、「站起来」、「干」、「湿」,或表示大小便的幼儿用语,「尿尿」、「殊殊」等。
- 有足够的专注力,能跟从指令做出正确的动作。
心理发展
- 希望模仿成人或较年长的孩子使用坐厕,这表示他们渴望做大孩子,从而获得赞赏及认同。
- 拥有健康正常的心理状态。当家庭或生活环境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如亲人离世、弟妹出生或转换照顾者等,孩子的心理会容易因此失去平衡,并有可能出现短暂的发育倒退现象,父母便适宜暂缓如厕训练。
- 一般来说,一岁半至两岁的婴儿最适宜进行如厕训练,然而父母可在婴儿一岁时先作好准备,使往后的如厕训练可以进展得更为顺利。当发现婴儿尿湿时,父母应及时为其换上干爽的尿片,并温柔地告诉他尿湿了。孩子需要懂得区别干和湿的感觉,日后才能够主动地表达如厕的需要。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尊感
自尊感的定义:
自尊感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主观感觉―我们每天都不自觉地、不断衡量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得出的结论使我们对自己产生一种感觉,这便是自尊感,但这与我们常说的「自我概念」有分别。「自我概念」是客观的标准,而「自尊感」则是主观的感觉。例如:一个肢体伤残但学业成绩优秀的孩子,在「自我概念」上或别人对他的概念上,他是一个在学业上很有天份的学生,但他仍然可以是一个自尊感偏低的孩子,因他虽然不会紧张学业成绩的高低,却会紧张自己的肢体伤残,妨碍了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亦会因个人外表与众不同而耿耿於怀。这种自尊感偏低而成绩优秀的孩子,同样需要我们特别留意和关心。
构成自尊感的重要因素
究竟有甚么因素影响孩子自尊感的高低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 孩子的能力和成就感
所谓能力和成就感是指我们自觉有能力去影响生活中重要的人和事,自信有能力去完成事情并获得成功。
但要知道的是:孩子心目中的「成就」与成人心目中的「成就」,可以是很不相同的。譬如:父母希望孩子名列前茅,但孩子可能只希望与其同辈一起参与各类体育活动。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只有这样做才会感到快乐和满足,自尊感也会油然而生。
- 安全感觉
令孩子感到安全和自在,是培养孩子「自尊感」的重要原素。因为只有当孩子感到安全,孩子才可以放胆去发展「自我」,以及成长和学习;亦只有当孩子感到安全及受保护的时候,他才会敢於冒失败的危险,争取机会探讨事物和面对挑战,并在遇到疑难时,勇於发问。
- 良好的人际交往经验
同样,孩子的人际交往经验都会直接影响孩子自尊感的高低;随孩子年纪渐长,社交圈子扩大,孩子会很在意自己与朋友的关系。自己是否被朋友或同学接纳?自己的想法是否被朋辈认同?甚至朋辈对自己的评价,不论是正面或是负面,如:「我们很喜欢跟你玩」、「你画的画很好看」、「你唱的歌很好听」或「不要让他加入球队,因为他笨手笨脚」等,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自尊感。可惜父母们常忽略了这一点,他们往往只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孩子所看重的人际关系。结果,问题出现了而不被觉察,使孩子得不到适当的辅导和支持。
- 对自我身体形象的接纳
孩子年纪愈大,愈留意自己的体形,他们会紧张自己是否过肥、过瘦、过高或过矮,样貌是漂亮或丑陋;体能是否健康或孱弱,能否参与各样体能活动等,他们亦会有意无意之间把自己的身体与同辈作出比较,会刻意察看自己的身体是否正常或与别不同(这种心理状态在青春期更为明显)。这种对自我身体形象评估与自尊感的高低有微妙的关系。不难发现,当孩子满意自己的身体,他们的自尊感会较高,反之则低。
在辅导经验中曾有一案例,一个女孩子曾因自己的两只门牙之间有缝隙而耿耿於怀,常常处於沉默寡言和逃避与人交往,直至学校社工和老师留意到她,并给予辅导时,才知道她这个多年来藏於心底不为人知的秘密。其实,她所介意的问题,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瑕疵。如果孩子身体上某部份残障,影响了他的体能和外表,做父母的要特别留意这对孩子自尊感所产生的影响,要多加支持及辅导。
判断及锦囊
如何判断孩子的自尊感?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来判断他们的自尊感:
自尊感高的孩子的行为:
- 上课/玩耍都较专心
- 较主动和独立
- 勇於学习和尝试新事物
- 与周围的人相处愉快,懂得互相尊重
- 愿意动脑筋解决困难
- 能承受挫折
自尊感低的孩子的行为:
- 面对困难时会退缩及逃避
- 忽视自己的潜能
- 觉得被人厌弃
- 失败后只顾推卸责任、埋怨他人
- 容易受他人影响,失去自我
- 与朋友关系疏离、较重视物资
锦囊一:建立安全感、事事添信心
父母须订立合理而明确的规则,使孩子明白成人的要求及期望,毋需猜测父母的心意,这样孩子便能在安全的环境下与父母交往,自信心自然增加,掌握新事物也更有信心。
原则:
赏罚要清楚,规则要执行。例子:「每天放学校后,脱去鞋、袜和校服;把手洗干净,就可以吃茶点。」
所有负责照顾及教育孩子的人(包括老师或祖父母等)要有良好的沟通,务求态度一致。
赏罚要清楚,规则要执行。例子:「每天放学校后,脱去鞋、袜和校服;把手洗干净,就可以吃茶点。」
所有负责照顾及教育孩子的人(包括老师或祖父母等)要有良好的沟通,务求态度一致。
锦囊二:交友多乐趣、友谊可万岁
自尊感是来自朋友的认同、爱护和接纳。孩子如能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满足,对建立个人自尊有很大帮助、父母应提点及协助孩子享受正常的社交生活。
原则:
在朋友交往中,多提点孩子关心别人的处境及想法,多从别人的角度看事物,使孩子更受人欢迎及爱护。例子:「你家里的小白免病了,你一定不开心。」
在朋友交往中,多提点孩子关心别人的处境及想法,多从别人的角度看事物,使孩子更受人欢迎及爱护。例子:「你家里的小白免病了,你一定不开心。」
鼓励孩子多欣赏别人、多用说话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子:「小明病了,不如我们打个电话问候他!」
锦囊三:接受限制、唔驶心翳
自尊感不是与生俱来,面对同龄孩子的比较,父母应给予正面的引导,教他接受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勇敢地面对人生。
原则:
教导孩子以平常心面对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例子:回答别人的提问时说:「我需要用轮椅/助行器辅助走路,是因为我幼时患了小儿麻痹症所致。虽然行动有些不便,但仍可参加各项活动,过正常的生活。」
教导孩子以平常心面对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例子:回答别人的提问时说:「我需要用轮椅/助行器辅助走路,是因为我幼时患了小儿麻痹症所致。虽然行动有些不便,但仍可参加各项活动,过正常的生活。」
锦囊四:潜能得发挥、孩子觉得威
父母要在孩子的小节中多加鼓励,讲孩子去做自己能够做妥的事情,令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便更有勇气及信心去面对困难。
原则:
不要夸大孩子的短处,使他气馁或自暴自弃,多正面去欣赏他小小的成就。
不要夸大孩子的短处,使他气馁或自暴自弃,多正面去欣赏他小小的成就。
多留意孩子能力及潜能,并给他机会去充份发挥,让他感受成功及被人肯定的感觉。例子:「你自己能刷牙洗脸,真了不起。」
锦囊五:赞赏不吝啬、孩子更出色
父母必须对子女的赞美要真诚和具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欣赏,也会懂得去欣赏别人。
原则:
父母以身作则,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要给予真诚的赞美。例子:「你懂得帮妹妹收拾玩具,协助爸妈照顾妹妹,你真乖。」
父母以身作则,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要给予真诚的赞美。例子:「你懂得帮妹妹收拾玩具,协助爸妈照顾妹妹,你真乖。」
如何制止幼儿出手打人?
婴儿在半岁之前,与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纯属「感受阶段」,情绪反应视乎其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随著身体机能的发展,半岁以后的婴儿进入「主动阶段」,支配自我行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当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会感到失落和愤怒。初期,鉴於能力上的限制,负面情绪会随注意力的转移而很快消失。到他们九个月大左右,情况就会有些改变。这时,婴儿会因不顺意而发脾气,并会冲著大人用敲物甚至打人的方式表达愤怒。此时,父母的反应将影响婴儿将来的道德发展。
针对婴儿的不良行为,父母应著重让婴儿学懂解读负面的讯息。一般来说,用果断的声音说「不准」这个词已能使婴儿停止做某一动作了。父母亦须注意在传达负面讯息时,肢体语言应与口头语言一致。如果对婴儿说「不准」的同时,脸上却带著怜爱地笑问:「宝宝怎么打人啦?」。这种情景之下,婴儿虽未必懂得语言,但从观察父母的神态,他们得到的信息将是父母似乎喜欢这种行为,这实在与父母的心意大相蹊迳。因此,父母必须从一开始就使这个附有限制讯息的词发挥实际作用。当婴儿出手打人时,父母应不仅说「不准」,而且要马上抓著他的手,然后想法转移他的兴趣,将他引导到另一样适合的活动上去。
三岁前的孩子尚未具有自行分辨对错的能力,他们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主要依靠父母重覆灌入一个特定的模式,继而原封不动地在脑里形成印象。换句话说,婴儿天生便有一种不需要理解的吸收能力。当父母一再用严厉的声音和表情传达限制的信息,婴儿终会理解「不准」的意思。
因此,父母宜及早对孩子灌输人生的基本行为准则。当婴儿做对了,可以对他微笑表示嘉许;如果行为不妥当,则可皱起眉头,用肢体语言表达不允许。这样,经过反覆的灌输及纠正行为,婴儿会体验到中间的因果关系,并建立「社会参照」的能力。藉著观察和正确回应别人对他的行为的指导示意方式,婴儿会学懂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寻找社会暗示,例如开朗的声音代表可信任,紧张的语气代表须注意等,藉以调整自己的行为。
撰写:施鸣鹭 (协康会临床心理学家)
上课不专心的孩子
你的学生有以下的问题吗?
- 不注意细节,经常粗心大意
- 逃避或讨厌需要专心去做的事(如功课、工作等)
- 做事或玩耍时无法持续专注
- 很容易因外界无关的刺激而分心
- 好像听到指示,但却没有反应
- 容易忘记每天要做的事
- 做事、活动时没有组织条理
是否很多学生都有以上的情况而令你非常头痛呢?其实,注意力出现问题并非不寻常的现象,我们有时候也会出现以上的情况。只要了解注意力不足的原因,并加上适当的处理方法,便不难改善这方面的问题。
儿童本是容易分心和缺乏耐性的。大部份孩子都缺乏专注力,很容易把专注力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专注力不能集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他们的能力、脾性,以及老师和父母的期望等。从事「青葱计划」驻校心理服务以来,在小学接触到很多怀疑专注力有问题的小朋友,文文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文文是一名六岁半的小男孩,老师会这样形容他:「文文上课时常常心不在焉,喜欢把玩书包里的物件,又不留心听指示,回答问题时经常答非所问。他的成绩也跟不上,用了很多不同的方法鼓励他,但情况也没有改善。」经过详细的评估后,发现文文是一个中等智能的小朋友,但他的语言发展则较同龄的孩子为慢,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亦只与一个四岁的小朋友相若,因此,他未能完全理解课堂的内容,容易感到沉闷及分心,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然而,只要明白文文的语言程度,以简单及精确的语言跟他沟通,他的情况便很快得到改善。
有些孩子的情况却刚好相反,由於自己的智能已经超越了学校的课程,因此课本的知识不能再引起他的兴趣,上课时便容易不专注。对於这些孩子,处理手法便截然不同。我们会先评估孩子不专注的原因,再对症下药,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除了学习能力以外,孩子的脾性亦会影响他的专注能力。一些性格活跃,天生性急好动的小朋友,也容易在专注力方面出现问题。这些孩子一般较为冲动,往往在考虑应如何作出适当的反应前已经作出行动。在学校里,他们经常无法遵守指示,容易感到沉闷,与同学倾谈或离开坐位的次数也较多。
在提供驻校心理服务期间,我们经常会举办一些专注力训练小组给这些活跃冲动、专注力较弱的孩子。小组会透过游戏、有系统的奖励计划和处理行为情绪的技巧去帮助儿童塑造正确的行为,例如安静、自我控制和集中专注力等。此外,亦会通过活动及讨论去了解学童面对的困难,并提升他们处理情绪及困难的能力。其实只要及早给予合适的训练,亦不难改善这些孩子的专注力。
无论是成人或孩子,在某些时侯也可能在专注力方面出现问题。而每一种行为的产生,背后必有其原因,只要我们能深入了解,配合一些具体方法,便不难提升儿童的专注力。
驻校心理辅导服务多面睇
「老师常常投诉他上课时不专心,又喜欢在桌下爬来爬去,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我已拿他没办法。」
「他遇到不喜欢的事便会大叫,又乱掉东西,像失了控般。」
「他经常写错字,又没心机做功课,教他默书的生字,一会儿已经忘记得一干二净!」
家长或老师在处理孩子情绪问题或学习困难感到束手无策时,都会寻求社工或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士的协助。今期我们分别追访两位协康会的临床心理学家及教育心理学家,让大家好好了解他们的工作,亦希望大家能从中懂得如何在家中或校园里作出相应配合,共同协助孩子克服成长中的的障碍。
知多一点点: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去帮助儿童解决各种情绪、思想、行为上的问题,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增加适应生活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於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 |
「要改善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有赖家长及老师与心理学家的互相配合。」
协康会临床心理学家梁心宝从多年驻校工作体验中,深深体会到家长及校方的参与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在她负责的其中一个专注力小组中,孩子的专注力较弱,部分更有过度活跃倾向,往往因此影响学习,治疗策略主要是应用「行为治疗法」的理念,透过小组形式的游戏治疗提升小朋友的专注力和自制力。她表示,此类型孩子喜爱新鲜的事物,亦需要较多及密集的奖励,每当进行游戏治疗,孩子做对一个「指令」及表现适当行为时,便要加以奖励,久而久之,孩子的专注力便有所改善,亦能重新建立自信。此外,治疗中也会指导学童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控制情绪的技巧,从而改善学童的人际关系及自我调节能力。但梁心宝强调,每星期一节的训练并不代表一切,要改善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有赖家长及老师与心理学家的互相配合。她鼓励家长多些参与家居训练工作坊,而老师可多向驻校心理学家取经,学习训练的技巧及窍门,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应用及练习。
谈到工作上的满足,梁心宝说看到孩子的进步最令她感到满足。她犹记得其中一个「愤怒控制」的个案中,有位孩子因情绪问题而坛自离开课室,但平伏过后,孩子向她道歉,看见孩子能为自己失当的行为负责,当中的进步己教人十分鼓舞。
「学习动机及表现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加强孩子学习动机,才能提升他们的学习表现。」
协康会教育心理学家黄俊杰指出,家庭及学校在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中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色,某些家长及老师常有误解,以为安排孩子接受心理治疗,就等同将照顾及训练孩子的责任完全交付在心理学家手中,事实上,心理学家主要是与家长、老师共同将孩子面对的核心困难「聚焦」,了解问题所在,从而作出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最重要的还是家长教师能积极参与,他提醒家长在训练孩子时不宜操之过急,亦不要因为孩子没有太大的进步而放弃训练,应该给孩子多点时间去掌握及领会。而黄俊杰认为,学习动机及表现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加强孩子学习动机,才能提升他们的学习表现。
黄俊杰处理不少怀疑读写障碍的个案,其中一位就读三年级的小学生,每次默书都不及格,孩子的母亲感到失望外,由於不能在学习上得到肯定及认同,孩子自信心尽失,进一步影响学习表现。处理这类个案,提升孩子的「认知」及「能力感」十分重要。训练重点在於教授学习技巧,让他在遇到问题时懂得如何应付。为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黄俊杰将「儿歌」融入训练中,当孩子默对一个字,黄俊杰还会贴上贴纸作奖励,当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孩子的「能力感」便会有所增长,亦能逐渐激发他自发性地学习。
问及工作上遇到的困难,黄俊杰说可能是学校工作繁重,老师未能完全实践心理学家提出的训练建议,又或是碍於环境因素,未能将训练应用在课堂中,对此黄俊杰亦感到有点可惜。
事实上,心理学家能为孩子提供初步适切的训练及治疗,要长远改善孩子的情绪、行为或学习能力,关键还是在於学校老师的跟进及家长的积极参与。
撰写:梁心宝 (协康会临床心理学家)
黄俊杰 (协康会教育心理学家)
黄俊杰 (协康会教育心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