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控制及心理
- 「靜觀」、鹽與孩子
- 孩子有戀物癖怎麼辦﹖
- 做一個出色的「情緒系統」管理員
- 利用Playgroup培養孩子的AQ
- 小小嬰兒懂得思考嗎?
- 音樂助寶寶睡得好
- 寶寶應否吮奶咀睡?
- 教孩子輕鬆如廁
-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尊感﹖
- 如何制止幼兒出手打人?
- 上課不專心的孩子
- 駐校心理輔導服務多面睇
「靜觀」、鹽與孩子
徒兒抱怨人生太苦。師父拿來一大包鹽,叫徒兒把鹽放至半杯滿並注滿水,然後喝掉。「味道如何?」師父問。「鹹得發苦﹗」徒兒答。然後,師父帶徒兒往湖邊,命徒兒把剩下的大半包鹽倒進湖中,再用杯取湖水喝掉。「味道如何?」師父問。「清甜甘美﹗」徒兒答。師父道:「人生痛苦有如這包鹽,承受痛苦的程度在乎人心靈的容量: 是杯、還是湖。」
養育有特殊需要孩子的那份辛酸與壓力,委實不足外人道。收到評估結果的一刻,有些父母哀痛孩子成龍成鳳的期望落空了,有些會怪責自己做得不好連累孩子,有些會憂慮孩子的將來。驚惶甫定,接腫而來的是帶領孩子參與不同的訓練,疲於奔命。
這包鹽,不知就裏就被人放進口中,苦不堪言……
鹽多了,都在父母的眼淚流出來……
可是,鹽就是撒不走。哭過後,與其抱怨人生太苦,不如嘗試擴闊心靈的容量,去盛載生命的痛苦。
心理學界近年興起「靜觀」(Mindfulness) 的研究,「靜觀」指專注於當下一刻,有意識及不加批評地接納此時此刻的經驗。透過開放地專注觀察身體感覺、想法及情緒,提升我們對負面經驗的接納。面對負面經歷時,我們傾向去控制、抗拒,或是遏止、改變它們。但遇到不能改變的窘境時,這些傾向會令我們心情更形低落。「靜觀」旨在轉化人與情緒之關係,學習去接納和保持心理距離去觀察情緒,從而減低其對生活或行為影響力。
世界各地以至本港都已進行很多與「靜觀」有關的研究,並在醫院、診所舉辦「靜觀」課程,透過靜觀呼吸、身體掃瞄等練習,助人應付壓力、減低抑鬱和焦慮。美國密歇根大學及波特蘭州立大學於2012年發表的研究顯示這些果效亦見於參與「靜觀」課程的特殊需要兒童之家長。而美國南加洲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於2010年的研究亦初步顯示「靜觀」有助提升兒童的專注力、減少問題行為以及焦慮感。可見「靜觀」能裨益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及其父母。
透過「靜觀」,學習擴闊心靈的容量以承載苦痛,並接納不能改變的事情; 進而從容不迫地鼓起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或許,父母會發現,這杯鹽水經過「靜觀」的烹調後,已成為美味可口的老火湯。
撰文﹕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陳鑑忠
孩子有戀物癖怎麼辦﹖
一個朋友五歲的女兒,她自兩歲開始,便出現「戀物」現象,無論幹甚麼都要抱著那個又殘又舊的玩具熊,幾乎整天不離手。不論是到爺爺、奶奶家還是到叔叔嬸嬸家,舊玩具熊一直是她最重要的東西,必須得把它緊緊抱在懷裏。如果她發現舊玩具熊沒帶在身邊,一定會煩躁不安、哭鬧不休。不久以前,母親以衛生為理由,將女兒的玩具熊扔到了垃圾站去,結果她哭了整整一天﹗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兒童戀物是心理發育過程的一個階段,絕大多數發生在六個月大至三歲時,並在約兩歲開始達到高峰期。從兒童心理學解釋,那些舊物件、舊玩具便是幼兒心理安全感的依靠。幼兒依戀物件的情形因人而異,有些幼兒的戀情短,有些則持續至上小學階段。
但是,也有可能因突發事件、環境改變,催化幼兒焦慮的狀態,如遭受外界的暴力對待、與親人的生離死別等,這時幼兒就更需要以他熟悉的物件作伴、作依靠了。
舉行「告別戀物」儀式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既然孩子的「戀物癮」 是由安全感缺乏引起的,那麼要解決問題就可以從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入手。
一般在三歲導引幼兒戒掉依戀的習慣為最佳的時機,一來幼兒已有足夠的獨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日趨成熟,家長與幼稚園老師的關愛擁抱也有助舒緩幼兒不安的情緒。
父母可以在這時候為幼兒的戀物舉行「告別」的儀式,如「手巾仔告別式」,就是請幼兒用口述或畫圖方式,跟手巾仔真正說再見﹗一起把手巾仔收起來、埋起來, 「切斷」所有會讓幼兒思念的可能性。
另外,我們知道九成以上戀物的兒童會對小棉被、小抱枕、絨布熊、用慣的浴巾之類「上癮」。做父母的在選購這些幼兒用品時,就要有意識地準備以其他的物件替代,讓孩子無法對其中的某樣東西「專情」。如果開始就準備兩三張小棉被、或是一個絨布熊家庭,包括絨布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嬸嬸、小絨布熊和它的表弟們等,讓孩子交替選擇,他們就不會容易對某件東西投入太多的感情。
多作「無條件的擁抱」
父母平時應該多擁抱孩子,多拍撫孩子的背部和頭頂。這種無條件的擁抱能給孩子暗示「我在你身邊、我愛你、別怕,有我呢﹗失敗了不要緊、你很安全! 」 等意思,經常與父母擁抱的孩子,絕不會將小棉被或玩具熊當作他的「精神守護物」。
撰文﹕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張明麗
做一個出色的「情緒系統」管理員
我曾經接觸過一位全職照顧孩子的媽媽,她聰明、美麗、分析能力很強。她說話時溫文儒雅,態度從容,怎也想不到她來與我見面的原因是與情緒控制問題有關。
這位媽媽的孩子今年四歲,他患有整體發展遲緩的問題。媽媽形容自己在訓練孩子時有如一場戰爭,因為她是個對孩子有要求的人,經常花盡心思訓練孩子。但當孩子表現得不合作時,她的無名火便自然冒起,人也變得失控,經常按捺不住情緒而打孩子一頓,結果弄致兩敗俱傷。孩子哭了,媽媽的心也難過。媽媽也被自己一反常態的情緒表現嚇了一跳,覺得長此下去不是辦法,害怕影響母子關係之餘,亦令孩子抗拒學習。於是,她來到我這裡,想認識怎樣去「管理」自己的情緒。
認識「情緒系統」
要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緒,首要要了解它的基本運作。從字面來看,「情緒」已包含了「心情」和「思緒」兩個重要的字眼。
「思緒」即是想法,我們的想法直接帶動我們的心情,例如認為雀鳥的叫聲悅耳的人心情會輕鬆愉快;相反,認為雀鳥的叫聲吵耳的人會感到煩擾不悅。所以,當媽媽認為孩子不聽話、白費她的一片苦心時,她感到生氣與失望是不難理解的。可知道我們的想法不單引發我們的心情,亦會影響我們下一步的行動,如前文生氣的媽媽選擇了體罰孩子,結果令雙方也受到傷害。可見我們對事情的想法可帶來既深且遠的後果。
做自己心靈的管理員
認識了「情緒系統」的基本運作後,我們就可以嘗試做自己「情緒系統」的管理員了。
管理員是一座樓房內維持正常運作的關鍵人物。他/她熟識樓房內的環境,並會定時巡邏樓宇,留意各系統顯示板的情況。而我們的身體,就好比一座獨立的樓房,要保持身心正常運作,我們便要留意自己身體及情緒的警號。一些身體上的反應,例如體溫上升、心跳加速、手腳抖震、失眠、胃口改變等,都有可能是情緒波動的訊號,絕對不容忽視!
當系統的顯示板指出樓房內系統不正常時,管理員會客觀分析問題所在,然後決定下一步行動。同樣,我們須冷靜分析引起我們情緒波動的「想法」,才可以對症下藥。
冷靜心法
過去的經驗讓我們知道,當負面情緒(如緊張、不安、憤怒等)湧現時,我們的思緒會變得混亂,難以集中精神去客觀分析事件。因此,如果能夠未雨綢繆,預早認識及練習冷靜情緒的方法,當情緒起波動時,便可有效地發揮冷靜的作用了。
招數一 離開現場
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的情緒是受著環境裡的人和事所影響的,要避免再受環境事物的刺激,我們可以選擇暫時離開現場。例如媽媽在客廳中教孩子做功課時,孩子表現得不合作,並在發脾氣,媽媽可暫時走到廚房,避免與孩子接觸,受他的行為影響,繼而喝杯冰水,以紓緩情緒及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的情緒是受著環境裡的人和事所影響的,要避免再受環境事物的刺激,我們可以選擇暫時離開現場。例如媽媽在客廳中教孩子做功課時,孩子表現得不合作,並在發脾氣,媽媽可暫時走到廚房,避免與孩子接觸,受他的行為影響,繼而喝杯冰水,以紓緩情緒及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招數二 腹式呼吸法
長期練習腹式呼吸法(又名:橫隔膜呼吸法),可以增加肺容量及鬆弛神經。在生氣或緊張時加以應用,更可有效地平復心情。
長期練習腹式呼吸法(又名:橫隔膜呼吸法),可以增加肺容量及鬆弛神經。在生氣或緊張時加以應用,更可有效地平復心情。
步驟:
- 端坐或躺下
- 放鬆,閉上眼睛,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之上
- 用鼻慢慢地吸氣,感覺腹部隨之漲起
- 稍為含著這口氣,心中數1-2-3,然後慢慢呼出
- 心中叫自己放鬆
- 重覆上述程序10-12次
我們可於每天抽時間練習腹式呼吸法,當熟習後,在情緒起伏時便可即時採用,冷靜情緒。
客觀分析事情
大家可有發現,當問題出現之際,心中的想法往往是負面的。例如當孩子做功課時不集中,我們即時的想法是認為他懶惰、心散、不盡力等等。這些負面的想法總是自自然然地跑了出來,這主要是由於過往不愉快的經驗所致,使我們習慣以負面的角度去看問題。
所以,當心存負面的想法時,我們的情緒亦會變差。要做個「情緒管理員」,我們便要改變多年來以負面角度去看問題的習慣,學習從多方面去客觀分析事物,例如:以致孩子失去興趣做功課的原因,會否是由於孩子太累?功課太深?或太長時間做同一份功課呢 ……?
凡事總會有其他可能性的,我們要避免被負面情緒矇閉雙眼,不要總想著負面的事,要多想想:「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可能性呢?」
針對問題 加以處理
經過冷靜分析後,我們便須正視及解決問題。輕微的問題,管理員可以獨自處理。但請緊記,管理員並非「萬能俠」,當遇到複雜的問題時,他/她也須要向外尋求協助的。因此,作為「情緒管理員」,除了要認識處理情緒的基本功外,當遇到棘手的情緒問題時,也要懂得尋找專業的心理輔導員幫助。
看過以上的介紹後,是否覺得原來當一個管理員也不容易呢!但我深信,經過不斷的嘗試及練習後,我們將會更懂得駕馭自己的情緒,做個出色的「情緒管理員」。
撰寫﹕梁秀華 (協康會臨床心理學家)
利用Playgroup培養孩子的AQ
每個家長帶孩子去參加playgroup的要求及期望都有不同,據我們多年帶領playgroup的觀察,大部份家長都十分重視認知上的學習,如物件名稱、數字及英文等,很多時當治療師的活動是要求孩子發揮觀察力,在場內找尋指定形狀的小波波,然後行過一連串的障礙物,如欄杆、平衡板等,最後把波波放在已經有同色波波的藍子內時,家長們都會抓緊機會同孩子說「波波係紅色嘅,red」,又或者會問孩子「What’s the color of this ball?」,(其實,孩子一般都在三歲左右才有說出物件顏色的能力!),希望孩子能回應一聲:「red」。但是,如果孩子未能走過平衡木或者跨過障礙時,有些家長就不太在意要用什麼的方法去「引」或者「訓練」他們的平衡及膽量,使他們能完成該項的挑戰,草草地拖著他們走過去便完事,而忽略了給予兒童時間去嘗試、解難及鼓起勇氣接受挑戰的能力,其實這便失去了一個培養兒童AQ的大好時機了。
在playgroup也經常有孩子害怕一些玩具,好似毛毛公仔、會跳的老虎公仔、刺狀球等,家長通常的反應都是「有什麼好驚呀,個波嚟之嗎!」,然後繼續要求孩子去摸,多數只會令孩子越來越驚;亦有家長把害怕的孩子抱著,等該活動完結,但是如果家長能夠採取正面的步驟,孩子便可學習面對這個問題。做法一點不難,只要耐心跟著一些步驟:家長首先要回應孩子,尊重孩子的反應說「啊,你驚這個有刺波波,唔驚,我哋一齊睇吓!」,然後容許孩子只看著其他孩子玩,然後家長形容波波是好玩的,繼續自己亦去玩波,同時留意孩子的面部及身體語言,慢慢把孩子及波波之間的距離拉近,過程不可以急,家長亦可以用手帕裹著球,做成一個有趣的雪糕,才邀請孩子去觸模,如果孩子可以隔著手帕觸模,家長已踏出了成功的一半,但如果孩子仍然不肯走近波波半步,遊戲時間已過,家長便應做一個好好的完場,跟孩子說「今日我未做到,下次再試過!bye-bye波波,下次再同你玩」,否則便養成容易放棄的性格,不能得到playgroup最大的效果。
撰寫﹕協康會兒科物理治療師團隊
小小嬰兒懂得思考嗎?
孩子天生便能夠透過不同的感官途徑來接收外界訊息,並藉著觀察、探索及玩耍等方式,不斷豐富自己的體驗。這些訊息和體驗透過腦細胞的結合和整理,便構成了「思考」。
初生嬰兒能從外界的回應初步推斷出事物的因果關係,啼哭能促使父母立即滿足他們的需要,而微笑、追視、抓握等反射行為,則能引起父母更多的關注。
隨著嬰兒懂得做出有意識的身體動作,很快便會發覺自己可以改變外界的事物。當無意中碰到不倒翁時,它自會搖晃起來,跟著嬰兒便會試著重複動作,察看是否有相同的效果。他們就像是天生的科學家,透過重複試驗,能作出合乎邏輯的因果聯想。
當嬰兒擁有較大的活動能力時,天生的好奇心會驅使他們進一步探索周遭環境。他們會隨手拿取身邊的東西把弄一番,嗅一嗅,咬一咬,甚至丟一丟。他們就是透過嗅覺、味覺和運動感覺來瞭解物件的性質,包括大小、形狀、重量、質感以及聲音等。他們亦會漸漸意識到物件恒存的概念,明瞭即使東西被掩蓋但它實際上仍然存在。嬰兒解決問題的技巧亦會隨之發展,懂得協調兩個或更多的動作以達至目的,例如一手揭起毛巾,而另一手抓取放在毛巾下的玩具。
語言溝通的發展對他們的思考進程亦起著推動作用。嬰兒天生會對人的聲音特別敏感,並會細心注視和他們說話的人。不久他們便學會發出聲音來回應,開始牙牙學語。事實上,在他們開始說話之前,已能瞭解到聲音能夠代表事物,把看到的和聽到的聯系起來,便能學會人物、地方、東西、動作等基本名稱,從中建立「聽」的字庫。
即使嬰兒未滿週歲,但已有相當的認知能力。他們不僅能從成人那裏學習思考,同時亦會按照自己的經驗主動去建構對世界的瞭解。因此父母能否提供一個安全、多元化及充滿啟發性的環境予孩子去探索,對他們思考的發展十分重要。父母可提供合適的玩具讓孩子去抓握、按擠、咬嚼或堆堆疊,並必須做好家居保護措施,包括固定容易翻倒的傢俬雜物,收起危險物品及葯物等。父母更需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和照顧,提升孩子的安全感,使他們更有信心去發掘身邊新奇的事物,拓展對世界的認知。
音樂助寶寶睡得好
相信初為人父母者均會認同,照顧初生至兩個月大的嬰兒是最艱難的時期。由於嬰兒在這段日子仍然延續在母體內的習慣,沒有晝夜之分,一天需睡上十八至廿小時。基本的生活程序就是睡醒就吃,吃飽再睡,偶爾清醒時便會四處張望。而父母往往在晚間需輪流起床餵哺,如再加上嬰兒夜啼頻繁,更會使父母身心俱疲。
當嬰兒三個月大後,起居習慣便漸有規律,懂得分辨日夜。白天他們會在上、下午各小睡約兩小時,傍晚則有另一次短睡,而晚上的睡眠時間亦較初生時延長,但半夜還是會醒過來。到他們接近一歲時,白天兩次小睡的時間便漸趨固定,並能維持晚上一覺睡至天明的睡眠模式,父母因此也可以得到一夕安眠。
由於嬰兒的睡眠與成長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再加上父母應顧及自己在照顧嬰兒時對心力的負荷,因此必須協助嬰兒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白天時,父母應讓嬰兒有較多的清醒時間,中間讓其小睡以恢復精力,晚上則應讓嬰兒早點入睡。父母除了要因應嬰兒睡眠的特性,為他們定下適當的睡眠時間表外,亦不能忽略嬰兒情緒發展的需要。
嬰兒自一出生便需要獨自面對一個全然陌生的世界,隨著身體機能漸次發展,他們會努力對外界事物作出認知和探索,過程中容易產生不安情緒,他們會透過啼哭去表達,甚至會出現睡眠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當他們越感到不安,對安全感就有越大的渴求,時刻也不願與父母分離,出現即使到了睡覺時間,卻不肯入睡的情況。
為使嬰兒從上床到入睡之間的過渡來得暢順,父母可為嬰兒安排合適的睡前活動,給他帶來安穩的感覺,從而可以愉快地進入夢鄉。生理研究發現柔和的聲音能降低嬰兒的肌肉張力,減緩心跳及呼吸的速率,換言之,能帶來輕鬆減壓的作用。
父母可讓嬰兒在睡前傾聽柔和的音樂,以營造暖和舒服的氣氛。透過選擇一支合適的樂曲作為特定的睡眠音樂,可培養嬰兒聽見曲子就會睡覺的習慣。當他們半夜啼哭時亦可輕輕播放相同的音樂,使他們安靜下來,重入夢鄉。幫助孩子適應在睡眠時與父母分離,可減少日後他對分離的焦慮感。
撰寫﹕施鳴鷺 (協康會臨床心理學家)
寶寶應否吮奶咀睡?
一直以來,兒科專家對應否讓嬰兒吸吮奶咀抱有不同意見。贊成者認為週歲以下的嬰兒追求口腔滿足是成長特徵之一,他們除了運用吸吮活動來安饑、止渴之外,亦藉以追求心理上的安全感,父母不應過份限制。甚至有文獻顯示,嬰兒在睡眠時吮奶咀,能減少夜裏翻身,並能保持上呼吸道通暢,從而降低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反對者則認為,嬰兒含着吮奶咀睡覺會因奶咀掉下來而驚醒,破壞睡眠質素。鑒於雙方論據仍有待進一步研究,應否讓嬰兒吸吮奶咀入睡,暫且留待父母自行決定。然而,父母卻要留意以下有關事項。
首先,嬰兒在六個星期大前不宜給予奶咀。由於吸吮母乳比吸吮奶咀要多花力氣,過早讓嬰兒吸吮人造奶咀容易造成對吸吮力度的混淆,會令母親乳頭刺激不足而減少母乳分泌,導致提早斷乳。因此打算餵哺母乳的母親應加以注意。
再者,父母應避免讓孩子長期吸吮奶咀。萌牙後的兒童若然長期使用奶咀將有機會令牙床及牙齒變形。其次,經常吸吮奶咀會刺激口腔分泌,為細菌滋長製造有利的條件,當細菌經口腔進入孩子的耳道,便形成中耳炎。因此,孩子在十個月至一歲左右就應為他戒除奶咀。
至於戒奶咀的步驟則可以漸進方式進行。嬰兒六個月大時,父母便應有限度地給予奶咀。這個階段的孩子隨着腦神經的發育,會不只單用口腔去探索事物,更會開始利用眼、耳甚至四肢去探索外界,吸吮的慾望自然會減低。如果父母還繼續讓他們吮奶咀,將令他們耽於口腔滿足,阻礙發展對外界的好奇心,影響智能開發。此外,研究亦發現,咀裏經常含奶咀的嬰兒相對地會較少作出微笑、傾聽等社交性行為,語言發展亦會較慢。因此,建議父母只在哄孩子上床時使用奶咀,作為幫助嬰兒建立作息規律的輔助工具,並爭取在孩子一歲前擺脫對奶咀的依戀。
嬰兒啼哭時,父母宜盡量找出原因,並作出相應的補救方法,避免以奶咀作為一時的解決方法。另外,抱起嬰兒輕晃安撫,又或者在他身邊放置軟布公仔作為安全物,都可以減低嬰兒吸吮奶咀的嗜好。
撰寫﹕施鳴鷺 (協康會臨床心理學家)
教孩子輕鬆如廁
根據醫學研究,嬰兒控制大小便的神經系統和肌肉,要在嬰兒15個月左右才發展成熟。因此,如過早勉強孩子進行如廁訓練,除了會事倍功半之外,更會對孩子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嬰兒在一週歲時發育非常迅速。隨著身體不斷成長,他們需要循序漸進地學習穩坐、爬行、站立、甚至走路,並同步發展雙手和指頭的協調。如果父母在同時間又要求他們學習如廁,對孩子來說是十分艱難的。父母可從生理發育、語言智能及心理發展三方面,確定孩子是否適時進行如廁訓練。
生理發育
- 建立膀胱控制能力,兩次排尿時間可以相隔兩小時或以上。
- 能夠知覺肛門或膀胱受壓,這點可從他們需要大小便時的面部表情或身體姿勢有異而察覺。
- 掌握小肌肉的協調能力,可以在較少協助的情況下脫下或拉起褲子。
- 體能發展容許他們自行走近用作訓練的坐廁。
語言智能
- 能瞭解與大小便訓練有關的字眼或簡單指令,如「坐下」、「站起來」、「乾」、「濕」,或表示大小便的幼兒用語,「尿尿」、「殊殊」等。
- 有足夠的專注力,能跟從指令做出正確的動作。
心理發展
- 希望模仿成人或較年長的孩子使用坐廁,這表示他們渴望做大孩子,從而獲得讚賞及認同。
- 擁有健康正常的心理狀態。當家庭或生活環境出現了重大的變化,如親人離世、弟妹出生或轉換照顧者等,孩子的心理會容易因此失去平衡,並有可能出現短暫的發育倒退現象,父母便適宜暫緩如廁訓練。
- 一般來說,一歲半至兩歲的嬰兒最適宜進行如廁訓練,然而父母可在嬰兒一歲時先作好準備,使往後的如廁訓練可以進展得更為順利。當發現嬰兒尿濕時,父母應及時為其換上乾爽的尿片,並溫柔地告訴他尿濕了。孩子需要懂得區別乾和濕的感覺,日後才能夠主動地表達如廁的需要。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尊感
自尊感的定義:
自尊感是每個人對自己的主觀感覺─我們每天都不自覺地、不斷衡量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得出的結論使我們對自己產生一種感覺,這便是自尊感,但這與我們常說的「自我概念」有分別。「自我概念」是客觀的標準,而「自尊感」則是主觀的感覺。例如:一個肢體傷殘但學業成績優秀的孩子,在「自我概念」上或別人對他的概念上,他是一個在學業上很有天份的學生,但他仍然可以是一個自尊感偏低的孩子,因他雖然不會緊張學業成績的高低,卻會緊張自己的肢體傷殘,妨礙了參加體育活動的機會,亦會因個人外表與眾不同而耿耿於懷。這種自尊感偏低而成績優秀的孩子,同樣需要我們特別留意和關心。
構成自尊感的重要因素
究竟有甚麼因素影響孩子自尊感的高低呢?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
- 孩子的能力和成就感
所謂能力和成就感是指我們自覺有能力去影響生活中重要的人和事,自信有能力去完成事情並獲得成功。
但要知道的是:孩子心目中的「成就」與成人心目中的「成就」,可以是很不相同的。譬如:父母希望孩子名列前茅,但孩子可能只希望與其同輩一起參與各類體育活動。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只有這樣做才會感到快樂和滿足,自尊感也會油然而生。
- 安全感覺
令孩子感到安全和自在,是培養孩子「自尊感」的重要原素。因為只有當孩子感到安全,孩子才可以放膽去發展「自我」,以及成長和學習;亦只有當孩子感到安全及受保護的時候,他才會敢於冒失敗的危險,爭取機會探討事物和面對挑戰,並在遇到疑難時,勇於發問。
- 良好的人際交往經驗
同樣,孩子的人際交往經驗都會直接影響孩子自尊感的高低;隨孩子年紀漸長,社交圈子擴大,孩子會很在意自己與朋友的關係。自己是否被朋友或同學接納?自己的想法是否被朋輩認同?甚至朋輩對自己的評價,不論是正面或是負面,如:「我們很喜歡跟你玩」、「你畫的畫很好看」、「你唱的歌很好聽」或「不要讓他加入球隊,因為他笨手笨腳」等,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自尊感。可惜父母們常忽略了這一點,他們往往只關心孩子在學校的學業成績,而忽略了孩子所看重的人際關係。結果,問題出現了而不被覺察,使孩子得不到適當的輔導和支持。
- 對自我身體形象的接納
孩子年紀愈大,愈留意自己的體形,他們會緊張自己是否過肥、過瘦、過高或過矮,樣貌是漂亮或醜陋;體能是否健康或孱弱,能否參與各樣體能活動等,他們亦會有意無意之間把自己的身體與同輩作出比較,會刻意察看自己的身體是否正常或與別不同(這種心理狀態在青春期更為明顯)。這種對自我身體形象評估與自尊感的高低有微妙的關係。不難發現,當孩子滿意自己的身體,他們的自尊感會較高,反之則低。
在輔導經驗中曾有一案例,一個女孩子曾因自己的兩隻門牙之間有縫隙而耿耿於懷,常常處於沉默寡言和逃避與人交往,直至學校社工和老師留意到她,並給予輔導時,才知道她這個多年來藏於心底不為人知的秘密。其實,她所介意的問題,在別人看來是微不足道的瑕疵。如果孩子身體上某部份殘障,影響了他的體能和外表,做父母的要特別留意這對孩子自尊感所產生的影響,要多加支持及輔導。
判斷及錦囊
如何判斷孩子的自尊感?
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來判斷他們的自尊感:
自尊感高的孩子的行為:
- 上課/玩耍都較專心
- 較主動和獨立
- 勇於學習和嘗試新事物
- 與周圍的人相處愉快,懂得互相尊重
- 願意動腦筋解決困難
- 能承受挫折
自尊感低的孩子的行為:
- 面對困難時會退縮及逃避
- 忽視自己的潛能
- 覺得被人厭棄
- 失敗後只顧推卸責任、埋怨他人
- 容易受他人影響,失去自我
- 與朋友關係疏離、較重視物資
錦囊一:建立安全感、事事添信心
父母須訂立合理而明確的規則,使孩子明白成人的要求及期望,毋需猜測父母的心意,這樣孩子便能在安全的環境下與父母交往,自信心自然增加,掌握新事物也更有信心。
原則:
賞罰要清楚,規則要執行。例子:「每天放學校後,脫去鞋、襪和校服;把手洗乾淨,就可以吃茶點。」
所有負責照顧及教育孩子的人(包括老師或祖父母等)要有良好的溝通,務求態度一致。
賞罰要清楚,規則要執行。例子:「每天放學校後,脫去鞋、襪和校服;把手洗乾淨,就可以吃茶點。」
所有負責照顧及教育孩子的人(包括老師或祖父母等)要有良好的溝通,務求態度一致。
錦囊二:交友多樂趣、友誼可萬歲
自尊感是來自朋友的認同、愛護和接納。孩子如能在人際關係中獲得滿足,對建立個人自尊有很大幫助、父母應提點及協助孩子享受正常的社交生活。
原則:
在朋友交往中,多提點孩子關心別人的處境及想法,多從別人的角度看事物,使孩子更受人歡迎及愛護。例子:「你家裏的小白免病了,你一定不開心。」
在朋友交往中,多提點孩子關心別人的處境及想法,多從別人的角度看事物,使孩子更受人歡迎及愛護。例子:「你家裏的小白免病了,你一定不開心。」
鼓勵孩子多欣賞別人、多用說話去表達自己的感受。例子:「小明病了,不如我們打個電話問候他!」
錦囊三:接受限制、唔駛心翳
自尊感不是與生俱來,面對同齡孩子的比較,父母應給予正面的引導,教他接受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勇敢地面對人生。
原則:
教導孩子以平常心面對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例子:回答別人的提問時說:「我需要用輪椅/助行器輔助走路,是因為我幼時患了小兒麻痺症所致。雖然行動有些不便,但仍可參加各項活動,過正常的生活。」
教導孩子以平常心面對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例子:回答別人的提問時說:「我需要用輪椅/助行器輔助走路,是因為我幼時患了小兒麻痺症所致。雖然行動有些不便,但仍可參加各項活動,過正常的生活。」
錦囊四:潛能得發揮、孩子覺得威
父母要在孩子的小節中多加鼓勵,講孩子去做自己能夠做妥的事情,令孩子感到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便更有勇氣及信心去面對困難。
原則:
不要誇大孩子的短處,使他氣餒或自暴自棄,多正面去欣賞他小小的成就。
不要誇大孩子的短處,使他氣餒或自暴自棄,多正面去欣賞他小小的成就。
多留意孩子能力及潛能,並給他機會去充份發揮,讓他感受成功及被人肯定的感覺。例子:「你自己能刷牙洗臉,真了不起。」
錦囊五:讚賞不吝嗇、孩子更出色
父母必須對子女的讚美要真誠和具體,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欣賞,也會懂得去欣賞別人。
原則:
父母以身作則,對孩子的良好行為,要給予真誠的讚美。例子:「你懂得幫妹妹收拾玩具,協助爸媽照顧妹妹,你真乖。」
父母以身作則,對孩子的良好行為,要給予真誠的讚美。例子:「你懂得幫妹妹收拾玩具,協助爸媽照顧妹妹,你真乖。」
如何制止幼兒出手打人?
嬰兒在半歲之前,與父母之間的相互關係純屬「感受階段」,情緒反應視乎其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滿足。隨著身體機能的發展,半歲以後的嬰兒進入「主動階段」,支配自我行動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當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會感到失落和憤怒。初期,鑒於能力上的限制,負面情緒會隨注意力的轉移而很快消失。到他們九個月大左右,情況就會有些改變。這時,嬰兒會因不順意而發脾氣,並會沖著大人用敲物甚至打人的方式表達憤怒。此時,父母的反應將影響嬰兒將來的道德發展。
針對嬰兒的不良行為,父母應著重讓嬰兒學懂解讀負面的訊息。一般來說,用果斷的聲音說「不准」這個詞已能使嬰兒停止做某一動作了。父母亦須注意在傳達負面訊息時,肢體語言應與口頭語言一致。如果對嬰兒說「不准」的同時,臉上卻帶著憐愛地笑問:「寶寶怎麼打人啦?」。這種情景之下,嬰兒雖未必懂得語言,但從觀察父母的神態,他們得到的信息將是父母似乎喜歡這種行為,這實在與父母的心意大相蹊逕。因此,父母必須從一開始就使這個附有限制訊息的詞發揮實際作用。當嬰兒出手打人時,父母應不僅說「不准」,而且要馬上抓著他的手,然後想法轉移他的興趣,將他引導到另一樣適合的活動上去。
三歲前的孩子尚未具有自行分辨對錯的能力,他們大腦接受事物的方法主要依靠父母重覆灌入一個特定的模式,繼而原封不動地在腦裏形成印象。換句話說,嬰兒天生便有一種不需要理解的吸收能力。當父母一再用嚴厲的聲音和表情傳達限制的信息,嬰兒終會理解「不准」的意思。
因此,父母宜及早對孩子灌輸人生的基本行為準則。當嬰兒做對了,可以對他微笑表示嘉許;如果行為不妥當,則可皺起眉頭,用肢體語言表達不允許。這樣,經過反覆的灌輸及糾正行為,嬰兒會體驗到中間的因果關係,並建立「社會參照」的能力。藉著觀察和正確回應別人對他的行為的指導示意方式,嬰兒會學懂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尋找社會暗示,例如開朗的聲音代表可信任,緊張的語氣代表須注意等,藉以調整自己的行為。
撰寫﹕施鳴鷺 (協康會臨床心理學家)
上課不專心的孩子
你的學生有以下的問題嗎?
- 不注意細節,經常粗心大意
- 逃避或討厭需要專心去做的事(如功課、工作等)
- 做事或玩耍時無法持續專注
- 很容易因外界無關的刺激而分心
- 好像聽到指示,但卻沒有反應
- 容易忘記每天要做的事
- 做事、活動時沒有組織條理
是否很多學生都有以上的情況而令你非常頭痛呢?其實,注意力出現問題並非不尋常的現象,我們有時候也會出現以上的情況。只要了解注意力不足的原因,並加上適當的處理方法,便不難改善這方面的問題。
兒童本是容易分心和缺乏耐性的。大部份孩子都缺乏專注力,很容易把專注力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專注力不能集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他們的能力、脾性,以及老師和父母的期望等。從事「青蔥計劃」駐校心理服務以來,在小學接觸到很多懷疑專注力有問題的小朋友,文文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文文是一名六歲半的小男孩,老師會這樣形容他:「文文上課時常常心不在焉,喜歡把玩書包裏的物件,又不留心聽指示,回答問題時經常答非所問。他的成績也跟不上,用了很多不同的方法鼓勵他,但情況也沒有改善。」經過詳細的評估後,發現文文是一個中等智能的小朋友,但他的語言發展則較同齡的孩子為慢,語言表達及理解能力亦只與一個四歲的小朋友相若,因此,他未能完全理解課堂的內容,容易感到沉悶及分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然而,只要明白文文的語言程度,以簡單及精確的語言跟他溝通,他的情況便很快得到改善。
有些孩子的情況卻剛好相反,由於自己的智能已經超越了學校的課程,因此課本的知識不能再引起他的興趣,上課時便容易不專注。對於這些孩子,處理手法便截然不同。我們會先評估孩子不專注的原因,再對症下藥,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除了學習能力以外,孩子的脾性亦會影響他的專注能力。一些性格活躍,天生性急好動的小朋友,也容易在專注力方面出現問題。這些孩子一般較為衝動,往往在考慮應如何作出適當的反應前已經作出行動。在學校裏,他們經常無法遵守指示,容易感到沉悶,與同學傾談或離開坐位的次數也較多。
在提供駐校心理服務期間,我們經常會舉辦一些專注力訓練小組給這些活躍衝動、專注力較弱的孩子。小組會透過遊戲、有系統的獎勵計劃和處理行為情緒的技巧去幫助兒童塑造正確的行為,例如安靜、自我控制和集中專注力等。此外,亦會通過活動及討論去了解學童面對的困難,並提升他們處理情緒及困難的能力。其實只要及早給予合適的訓練,亦不難改善這些孩子的專注力。
無論是成人或孩子,在某些時侯也可能在專注力方面出現問題。而每一種行為的產生,背後必有其原因,只要我們能深入了解,配合一些具體方法,便不難提升兒童的專注力。
駐校心理輔導服務多面睇
「老師常常投訴他上課時不專心,又喜歡在桌下爬來爬去,影響其他同學學習,我已拿他沒辦法。」
「他遇到不喜歡的事便會大叫,又亂掉東西,像失了控般。」
「他經常寫錯字,又沒心機做功課,教他默書的生字,一會兒已經忘記得一乾二淨!」
家長或老師在處理孩子情緒問題或學習困難感到束手無策時,都會尋求社工或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的協助。今期我們分別追訪兩位協康會的臨床心理學家及教育心理學家,讓大家好好了解他們的工作,亦希望大家能從中懂得如何在家中或校園裡作出相應配合,共同協助孩子克服成長中的的障礙。
知多一點點:
臨床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的知識去幫助兒童解決各種情緒、思想、行為上的問題,從而促進身心健康,增加適應生活的能力。
教育心理學是把心理學的理論或研究所得應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學可應用於設計課程、改良教學方法、推動學習動機以及幫助學生面對成長過程中所遇上的各項困難和挑戰。 |
「要改善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有賴家長及老師與心理學家的互相配合。」
協康會臨床心理學家梁心寶從多年駐校工作體驗中,深深體會到家長及校方的參與對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在她負責的其中一個專注力小組中,孩子的專注力較弱,部分更有過度活躍傾向,往往因此影響學習,治療策略主要是應用「行為治療法」的理念,透過小組形式的遊戲治療提升小朋友的專注力和自制力。她表示,此類型孩子喜愛新鮮的事物,亦需要較多及密集的獎勵,每當進行遊戲治療,孩子做對一個「指令」及表現適當行為時,便要加以獎勵,久而久之,孩子的專注力便有所改善,亦能重新建立自信。此外,治療中也會指導學童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控制情緒的技巧,從而改善學童的人際關係及自我調節能力。但梁心寶強調,每星期一節的訓練並不代表一切,要改善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有賴家長及老師與心理學家的互相配合。她鼓勵家長多些參與家居訓練工作坊,而老師可多向駐校心理學家取經,學習訓練的技巧及竅門,並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應用及練習。
談到工作上的滿足,梁心寶說看到孩子的進步最令她感到滿足。她猶記得其中一個「憤怒控制」的個案中,有位孩子因情緒問題而壇自離開課室,但平伏過後,孩子向她道歉,看見孩子能為自己失當的行為負責,當中的進步己教人十分鼓舞。
「學習動機及表現是相互影響的,只有加強孩子學習動機,才能提升他們的學習表現。」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黃俊傑指出,家庭及學校在孩子的心理成長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某些家長及老師常有誤解,以為安排孩子接受心理治療,就等同將照顧及訓練孩子的責任完全交付在心理學家手中,事實上,心理學家主要是與家長、老師共同將孩子面對的核心困難「聚焦」,了解問題所在,從而作出針對性的心理治療,最重要的還是家長教師能積極參與,他提醒家長在訓練孩子時不宜操之過急,亦不要因為孩子沒有太大的進步而放棄訓練,應該給孩子多點時間去掌握及領會。而黃俊傑認為,學習動機及表現是相互影響的,只有加強孩子學習動機,才能提升他們的學習表現。
黃俊傑處理不少懷疑讀寫障礙的個案,其中一位就讀三年級的小學生,每次默書都不及格,孩子的母親感到失望外,由於不能在學習上得到肯定及認同,孩子自信心盡失,進一步影響學習表現。處理這類個案,提升孩子的「認知」及「能力感」十分重要。訓練重點在於教授學習技巧,讓他在遇到問題時懂得如何應付。為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黃俊傑將「兒歌」融入訓練中,當孩子默對一個字,黃俊傑還會貼上貼紙作獎勵,當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孩子的「能力感」便會有所增長,亦能逐漸激發他自發性地學習。
問及工作上遇到的困難,黃俊傑說可能是學校工作繁重,老師未能完全實踐心理學家提出的訓練建議,又或是礙於環境因素,未能將訓練應用在課堂中,對此黃俊傑亦感到有點可惜。
事實上,心理學家能為孩子提供初步適切的訓練及治療,要長遠改善孩子的情緒、行為或學習能力,關鍵還是在於學校老師的跟進及家長的積極參與。
撰寫﹕梁心寶 (協康會臨床心理學家)
黃俊傑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
黃俊傑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