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及动作协调
早产婴儿在出生时身体太弱,父母会以早产儿的健康成为考虑的首位或全部。但过份的 呵护,会成为早产儿往后成长的障碍之一,父母需要在健康与发展之间取的平衡。研究 发现,及早接受合适的训练,能帮助早产婴幼儿整体的发展。
早产儿的训练要循序渐进,由极温柔的训练开始,并留意婴儿对训练的反应,协助他们 从极需照顾,逐步发展至自我适应及主动探索。早产儿的训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亲子互动
与父母亲密的亲子关系,给予早产婴幼儿安全感,是他们发展与环境事物及他人互动的 重要基础。家长应逐步与建立及巩固与早产儿的亲子关系,当婴儿清醒时,可与婴儿作 面对面的交流,可多让婴儿触摸父母的脸孔及与婴儿说话,当婴儿不随意地活动手脚, 或发出声音时,可温柔地形容婴儿的动作,或即时模仿婴儿发出的声音作回应。
情绪培育
早产婴儿大多体弱,极受父母的呵护,亦因此而缺乏了接受新事物或新挑战的机会,情 绪或心理表现会较依赖。家长应渐渐给予婴幼儿发展自我适应的能力,可给予时间和空 间,让婴幼儿自行尝试对环境事物作出反应,或在安全的情况下,尝试让婴幼儿喊一 会。若婴儿已学会坐,当不小心跌倒,应让他们自行爬起身。
感知肌动
给予多元化的感官刺激,引导婴儿作出动作反应,有助早产儿启发脑部及体能的发展。 早产婴儿在出世后长时间卧在床上,姿势较为单一,需要有不同的家居活动,逐步增加 早产婴儿的活动能力。
早产儿需要及早接受合适的训练,及在学前阶段得到全面的支援,才能有效改善发展困难,提升学习能力,让他们发挥潜能,迈向更美好明天。
有见及此,本会物理治疗师团队特别设立了「亲・早・启动―早产婴幼儿亲子支援计划」专页,为照顾0至6岁早产婴幼儿的家长,提供全方位支援。
计划详情请按此:http://www.heephong.org/preterm
撰文:协康会物理治疗师团队
瑜伽在香港普遍流行,随着不断有瑜伽学校开业及倒闭,大家突然发觉身边的朋友原来都在学习瑜伽,也有小朋友在上瑜伽课。
瑜伽究竟是什么呢?对儿童有什么好处呢?
现代的儿童物质丰富,长时间处於电玩一族的虚拟世界。他们除了运动不足外,也缺乏与人的沟通技巧,以致很多情绪行为问题。笔者从治疗小朋友中,体会到现今的小朋友,很多连简单的伸展动作也做不到。家长也时常投诉子女的姿势不正确,做功课常常表现懒洋洋,专注力及耐力也不足。
身心灵的修炼
瑜伽源自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之一,它不只是伸展的运动,而是一种身心灵的修炼。透过呼吸、体位法、冥想与放松等练习,使身心灵均衡及健康。而瑜伽对儿童的好处大致可分为体能及心灵培养两方面。
在体能方面,透过学习瑜伽可以增加儿童身体的肌力和柔软度,亦可增身体意识。瑜伽是一种整体性的健身方式,各种瑜伽体位能增强耐力及改善不良姿势。
瑜伽的式子当中包含多种身体的感觉如触觉、本体及前庭平衡觉,能训练学童的身体意识,有助学习动作的计划及控制。
小童软柔度高肌力弱
在心灵培养方面,瑜伽可以帮助儿童平衡情绪、增强自信及社交能力。瑜伽的静止式子和呼吸方法,能让儿童学习如何缓和他们的呼吸,更有效的控制和平衡情绪,为学习作良好的准备。瑜伽让儿童觉得健康、强健及柔软,能提高他们外在及内在的自信。瑜伽的小组及合作式子,也是训练儿童参与社交活动的好机会。
家长须注意,小朋友天生软柔度异常高,他们的关节活动幅度较一般人大,例如手指能向后弯,他们很容易做到高难度的瑜伽动作,很多家长看到会误以为子女是天生的瑜伽高手,一心追求高难度的动作。细心留意下,便会发现他们的肌力其实很弱,很多要求用力支撑的动作都无法维持。这些小朋友每逢遇到要用力支撑的姿势,便会惯性地偷懒,将负荷转移至关节,久而久之便形成关节变形,影响小朋友的成长。
在物理治疗师带领的儿童瑜伽及亲子瑜伽班中,治疗师会设计适合儿童体能发展的瑜伽动作,也重儿童间的互动及家长的配合。家长和子女一起练习,是亲子沟通的好方法,也是一项很好的课外活动呢!
撰文:协康会物理治疗师张诗咏
音乐韵律运动是配合节拍韵律的运动,如: 舞蹈,韵律踏板及舞狮等。大部份的音乐韵律运动,还讲究动作力度和幅度的控制。 这种运动的能力在儿童成长初期已经出现,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伴随著儿童成长。
儿童自出生开始,已经懂得以动作与音乐韵律相通。曾有些文献指出,婴儿在母腹二十八周开始听不同的小提琴声,出生后大小肌肉发展显得较优越。你可以留意到婴儿出生后,听到音乐身体便会摆动,约四个月时,便开始反覆不断敲击物件发声,直至七至十二个月,会跟著音乐拍手。一岁后,他们能够随著音乐起舞。一岁半开始,对音乐开始及停作出反应,又会以手臂基本的上下律动来回应音乐。到了二至三岁,他们能够敲击乐器,而且喜欢敲打不同的东西以体验不同声音。
如果你是个音乐的爱好者,或者想培养孩子在音乐韵律运动的潜质,以下是一些简单韵律运动 :
- 在床边悬挂发声的婴儿玩具或乐器,让婴儿用脚踢踏,拍打或拉动(适合三个月以下的婴儿)
- 推/拉著发声玩具向前及向后爬行(适合七至十二个月的婴儿)
- 播放音乐,音乐开始时,晃摇乐器,音乐停上时,停止晃摇 (适合岁半以上儿童)
- 跟著音乐按节拍晃摇不同的乐器(适合二至三岁的幼儿)
到了四岁,他们开始有基础音乐概念,例如:听到轻快的音乐会跑跳,安静的音乐会装睡觉,又能够重覆和持续地拍出有节奏的拍子。五至六岁开始,他们会跟随较特殊的节奏模式,自行创作韵律动作,又开始能准确地跟著四拍的音乐拍拍子。音乐韵律运动与儿童成长的确有微妙的关系。
以上都是一些四至六岁儿童在韵律运动的表现,如果你是个音乐的爱好者,或者想培养孩子在音乐韵律运动的潜质,以下是一些简单韵律运动,加强儿童在这方面的能力:
- 韵律踏板(适合4岁或以上儿童)
- 简单的唱游,在音乐中,配合动作。如: 按著节拍扮士兵步操或加入平衡活动及跳跃。(适合4岁或以上儿童)
- 以身体动作模仿音乐的不同特质如:大细声,快慢,高低音等(适合4-5岁以上儿童)
- 如: 播old mcdonald had a farm。唱E-I-E-I-O时拍手,其他时间跟歌词扮动物。
- 如: 播大声音乐要夸张地跑,细声时,要细细力地步行
- 跟音乐自由创作舞蹈,这样可以给他们大动作及制造噪音的机会
专注力缺乏及过度活跃症(简称ADHD)是一个复杂的症状,要帮助有关的学童,必须细心观察及分析学童的个别问题。若确定ADHD学童同时有混合障碍症状如动作协调障碍,学童需要一篮子的治疗服务,包括药物、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还有是以下介绍的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是属於另类治疗,目标是改善学童因ADHD混合动作协调障碍而引发的学习问题如不能安坐、不自控地摇摆身体等。虽然它的疗效不如药物般直接和快速,而成效尚在研究中,但仍是一种外国常用的疗法。本会物理治疗部同事从不同国家搜集有关运动治疗的资料,从中归纳出多种运动的疗法,每一种都因应ADHD学童的问题而设计的。
第一种是带氧运动。在2001年,美国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uffalo曾就学童做带氧运动后与行为表现作出研究,观察得部份学童的对抗性行为有所改善。第二种是属於复合性动作协调运动,运动的设计围绕各种身体感觉与动作的协调。例如控制眼睛的转动及注视的运动、练习身体左右两侧协调的运动,如左右手依次抛接豆袋、跟著节拍做动作,藉此练习听觉与动作的协调。又例如记著指定的语音做出指定的动作,如"m"即蹲下,"k"等於跳起,然后串连起每个动作等等。复合性动作协调运动的目的是训练学童控制不同的感官,而改善自控及协调的能力。第三种是现时颇流行的瑜珈。瑜伽的式子练习对学童的平衡、本体感、腹背肌肌力、专注及耐性都有帮助。
至於运动治疗的成效,根据不同朋友或家长的经验分享,大部份都指虽然成效不是立竿见影,但最大好处是没有副作用。我们相信有效的训练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资料:协康会物理治疗师团队
当很多人在鼓吹今天儿童的学习不应再侧重学术,而应从《多元智能》的概念作为培养儿童蓝本之际,不难发现多元智能的八大范畴当中,『运动智能』是有被部份家长所忽视的现。一般家长以为,孩子会行会跳便不需把注意力放在运动智能的发展,其实不要以为有运动智能的人只是四肢发达,也别以为这种智慧只属於运动员。如果不想子女做运动员便不培养他们的运动潜能,便对运动智能有一个狭窄的了解。
运动智能不单是指运动的能力,而是运用身体的感觉运动去了解、学习及表达,协助孩子发展运动智能,可以令他们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从而知道自己的强项,演员、舞蹈家、雕塑师、发型师、物理治疗师、外科医生等都表现出相当的运动智能呢
运动智能是源自我们体验生活时所获得的感官动作经验。可塑性最强是0~6岁的孩子:0~2岁时主要发展基础功能,透过转身、爬行、步行、推、拉、拾、掷等等的活动,逐渐掌握身体四肢的肌能控制,调节各种身体感官讯息的接收,配合动作;2~4岁时,肌动作向著精细化的方向发展;4~6岁时期,孩子身体的各个系统、各个动作的功能趋向完善。因此,6岁前是孩子把各个不同的系统整合、动作协调一致发展的过程。父母可以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有意识地锻炼宝宝,以提高他的运动智能。
运动智能主要包括控制身体动作的能力及操控物件的能力。想孩子培养好运动智能,家长可鼓励子女进行幼儿体育游戏。初生至三岁的幼儿时期,先要著重身体各种感官与身体动作的配合,多让孩子作身体活动及接触不同的外界环境,对孩子的各种感官进行合理的刺激和训练,对孩子的体格、神经系统的发育及运动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半岁以下的婴儿,视线可跟踪移动的物体或人,但眼及肢体的活动是未协调的,当他躺著时,家长可悬垂玩具及不同质地的物件在他的上方,让他追视及伸出手触摸;而俯卧时,婴儿能渐渐抬头用前臂支撑身体,让他俯卧不但可强化颈部的肌肉,还可让他从不同角度用眼睛探索四周环境,同时更可以给胸部及手臂有受重的感觉,掌握这种感觉是学习控制用力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逗婴儿玩耍时不一定要仰卧在床上,换成俯卧的“甫士”也可以呢!还有,不要怕婴儿跌下床而妨碍他转身,其实转身是可以刺激平衡系统,以及加强颈、腹及背肌的力量,为坐及站的发展打好基础,所以应该多些放婴儿在地垫上,让他好好的“ROCK and ROLL"一番!
在幼儿的生活世界三个镜头常常出现:睡眠、饮食以及运动,其中的运动画面,随著月龄的增加,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他们活动量越来越惊人,是家长与子女一起进行"幼儿体育游戏"的好时间。
八至十二个月大的幼儿会开始扶著家具自行站起来,这除了可练习平衡外,最好让他们踏足不同质地的物件或扶不同形状的家俱练习站立和步行,以加强触感及关节感。当幼儿开始步行,随著固定身体的能力增加,操控物件便更加自如,他们会用手指(如按电话上的按钮或拿取细小的物件等),要加强操控物件的能力,家长可让幼儿参与日常生活的环节,好像让他们尝试自行拿著简单的食物进食(当然您也要在旁看管著!)或拿毛巾抹面、嘴、手、脚,一个简单的活动,幼儿可感到毛巾的质地:湿、干、厚、薄、滑、粗;练习控制准确地触及嘴面;家长亦可以用安全的颜料在幼儿身上画简单的图样,然后引导他们自行抹掉,这样做有视觉刺激的效果,如果你的图案画得又多又大,在抹的过程更可以训练耐性和专心,是个一举多得的活动呢!
两至三岁是幼儿运动智能发展的转折期,这个时候身体各感官系统的基础功能渐趋成熟,并开始发展较复杂性的功能以及基础独立自主能力。孩子愈来愈好动,让他们在安全的情况下随意探索周围环境是十分重要,多尝试和解决问题,启发他们的冒险精神吧!家里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活动需要,带他们外出玩玩儿童游乐设施和走走路旁的石级,可以训练他们平衡能力,亦是加强空间感的好机会,孩子穿梭於不同形状的攀登架之中,需要发挥视知觉的能力去测定距离及高度,与及协调身体的动作。在家中稳固的餐桌下面与玩火车“捐”山洞游戏,亦有类似的效果,但有尖角的桌子是一定不合适的。这个年岁亦可以模仿做出较复杂的动作,播放节奏明快的童谣,让孩子随著音乐的拍子模仿你的动作,好像用手轮流拍拍两边的膝盖或者转转头等,学习动作的节拍之余亦带给孩子莫大的乐趣。这时亦要帮助孩子学会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并分享乐趣,与年龄相约的幼儿一起活动,过程当中孩子学习了解他人的需要及表达自己的意愿,是孩子日后发展团体运动的基础,如果孩子是家中的独生儿便得多些找找表兄弟姊妹或者邻居一起,玩玩由家长集体设计「幼儿体育游戏」。
资料由协康会物理治疗团队提供
由於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部份家长均十分重视子女的学业成绩。但根据卫生署过往三年为全港学童提供的免费健康检查服务指出,现时本港学童正面对三大健康问题,当中包括视力不合格、肥胖及脊柱侧弯,而儿童的体适能状况更每况愈下。有见及此,我们特别推出了一系列有关「体适能」及「骨骼健康」的讲座,希望能提升家和教师对这方面的关注。
「体适能」包括脂肪比例、柔软度、心肺功能、肌力及肌耐力等元素。适当的体适能运动不但有助增强抵抗力、强健骨骼、肌肉和关节,对控制体重亦尤为重要。研究更显示运动可有效减低患上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机会,有助舒缓抑郁和焦虑的情绪,促进学童心理健康。要协助增强儿童的体适能,父母及学校的角色均十分重要。他们可透过鼓励及支持,把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协助学童保持经常运动的生活方式,学校亦可透过设计包括运动项目的课程,使学童藉著运动改善体格,增进活力。
除了上述的益处外,体能与智能的发展亦有紧密的关系。近年研究证实,如果儿童因某种原因而没有经历各种动作发展,他们的脑部功能很有可能受到影响,部份更会出现学习障碍、注意力失调等问题。
在刚举办的数个家长讲座里,家长的反应十分热烈,更主动向校方要求再办一些以实习为主的工作坊,务求透过实习贯彻所学到的理论。当看到家长及儿童愉快及认真地学习时,心里真的非常高兴,也希望更多小朋友能从小体会体适能的重要性,从而建立体智兼备的人生。
扁平足俗称「鸭母蹄」,指在站立时,足部内侧并没有脚弓而足底贴地。情况严重的话,双脚脚跟会向外斜。从外观上来看,双脚拇趾向下低垂、足弓低下,如情况严重的话,小腿与脚跟不可连成直线,形成宽扁脚。
大多数初生至两岁左右的小孩,脚跟多向外翻,加上脚内侧有较多脂肪,故此没有明显的脚弓是正常的现象,在外观上看来多呈现扁平。到了三岁左右,走路时已有一定的平衡力,两脚会慢慢靠拢及脂肪渐渐减少,内脚弓开始形成。直至六岁左右,足底韧带和肌肉发展较为成熟,足底的拱形才会完全形成。
扁平足的形成可由先天及后天因素所致。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先天性筋骨变形等,后天因素则包括脚跟腱短缩、发炎和骨节炎等。而其他原因亦可能导致扁平足的形成,例如经常站立而引致韧带长时间承受体重而过度伸展形成扁平足,甚至有些人因为身体过重,引起脚内腱破裂而导致扁平足,但这个情况则较为罕见。
良好的足弓不但有助承受体重,还可帮助身体平衡及移动。父母可从以下徵状得知儿童可能患有扁平足:
- 足印较阔和没有足弓;
- 鞋底内侧位置较易磨损;
- 平衡力较弱,步行耐力也较差,容易感到疲倦并经常嚷?要父母抱;
- 在大肌肉活动方面的表现较同辈差,例如单脚站立或跳跃,使他们在运动方面有挫败感,长远可能令体能发展不足;
- 严重的扁平足会引致足部和其他关节疼痛,如膝关节痛、背痛、甚至头痛等。
治疗方法:
- 物理治疗:进行体能及肌力训练、伸展运动及电疗等,从而纠正姿势。
- 适当的鞋具或辅助器:可按个别情况使用可固定脚跟、承托足弓和保持良好足部姿势的鞋子。
- 手术治疗:仅适用於严重的个案,一般足关节的手术需延至成年,待骨骼发育成熟才可施行。
幼儿一般在八至十八个月大之间学习行路,发展步行之前,他们已经过躺卧、俯卧、转身、坐、爬行的步骤,如果在以上几个阶段都发展正常,到步行时幼儿需要作出一个大突破,就是把全身都平衡在小小的双脚上,这时平衡力、肌力与动作的协调三方面的配合是个关键。
要平衡身体,首先要有平衡感应器,主要是眼睛、前庭(在内耳的器官,有如一把水平尺)及关节感觉,幼儿步行时平衡较依赖视觉,所以幼儿在步行前,他们一定先要能够把头部固定好,否则眼部接收的影像会摇摆不定,平衡就更难了。幼儿初初起步,身体有如一座「层层叠」,幼儿的动作要协调身体的每一「层」,包括头、身、臀和手臂,幼儿才能够顺利步行,不会跌倒,如果开步太快,冲力太大而上层的身体未能固定的话,幼儿便容易跌低。由感应到发出适当的肌力,这个过程需要幼儿不断的练习,所以在幼儿学行阶段,家长要鼓励他们多练习,令幼儿的平衡感应系统及动作协调尽快成为一对好拍档,幼儿便可以顺利「升级」。
幼儿迟迟未能「放手行」,而家长又想帮孩子一把,你可以试试以下的平衡练习 (只适合已能坐稳、爬行及扶著家俬站立的幼儿):
- 幼儿背靠梳化站立,当幼儿表现出自信时,便鼓励幼儿活动双手,如摇摇铃、拨滚筒,在适当时间,逐步加大幼儿双手摆动的范围。
- 扶著幼儿双手,轻轻拉著幼儿向前后,左右摇摆,引导幼儿顺著方向踏步,如能做到,慢慢加快拉动速度,令幼儿的平衡反应加快。
- 扶著幼儿双手在有弹性的梳化上,轻轻上下弹动(脚不需离开梳化),每次跳的时间越长越好;幼儿弹动时可以播放歌曲配合,增加幼儿的兴趣。
家长亦需注意幼儿用品的选择,以免加添他们走路的困难。如家长怕幼儿学步行会时跌倒,可在地面铺上厚厚的软垫,注意软硬度,太软会使平衡更难,影响幼儿放手的信心。此外,幼儿太早穿鞋子,尤其是不「贴脚」的BB鞋,会成为脚上的「绊脚石」,容易使幼儿跌倒。
撰文:协康会高级物理治疗师阮丽丽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令父母感到忧虑的,莫过於发现自己的孩子的发育情况较同龄孩子缓慢或异常。一般来说,孩子到了一周岁,大多能够独自站立,或扶著家俱挪步,甚至拖著父母开始学步。然而,每个孩子的发育速度都不尽相同,而差异又以幼儿期最为明显。
幼儿在步行能力方面的发展,如慢上四、五个月是很普遍的,家长不要担心。但如果孩子到了一岁仍未能够站起来,或过了一岁半仍不会走路,可能是基於一些特殊原因,家长必须谘询医生或专业治疗师。
基於资讯的普及,现代的父母对儿童发展规律有不少的认识,会时刻留意孩子的发展。这里要提醒各位父母,不应单纯把孩子在某时段的发展与发育图相对照,便判定孩子是否发育过缓。婴儿的发展进度取决於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因此,一般早产婴儿的发展会较足月的婴儿稍迟。
儿童发育迟缓的原因大抵可分为生理及环境两方面。前者包括遗传因素、胎儿发展受到障碍或出生后患病或发生意外等,而后者则指家庭养育方式欠妥善或提供的刺激不足。不论什么原因,提供有利培育儿童的环境,并给予适当的刺激,是促进孩子发育的恒久真理。
根据神经生理方面的研究,婴儿的脑部发育和动作发展有著密切的关系。身体的活动能加强骨骼发展和改善肌肉张力,同时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成熟。婴儿自三个月大,手脚的活动便会大增,父母应为婴儿选择合适的衣?,以免阻碍其活动。孩子活泼有朝气,能有效刺激脑部发育,启发智能。此外,经常替婴儿做体操、带他们进行户外活动,如晒太阳,一方面有助身体的机能发展,另一方面亦能从小培养孩子做运动的良好习惯。孩子在学习爬行或步行时偶然遇到碰撞或跌倒时,父母应镇定地把他扶起,鼓励再试,从而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决心。
请各位父母紧记,在锻炼孩子动作机能的同时,必须配合他们的发展程度和特性,决不能操之过急。勉强自己的孩子做其他同龄婴儿所做到的事,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留下不快的经验,甚至产生畏惧。再者,过早让孩子学坐、学步或过度活动更会对身体有害,严重者会令孩子的骨骼或关节变形,家长必须特别留意。
身体协调是指身体各部份能共同合作,以达成所需之身体活动。当中有赖脑部与身体各部份的联系,因此,透过学习不同的身体活动,就能激发脑袋运作、促进协调发展进而提升活动技巧。儿科物理治疗师常常为儿童设计多项的活动,加强儿童的协调能力如改善姿势、平衡、跳跃、球类技巧、动作模仿及动作计划能力。那家长又能为孩子的身体协调做甚么呢?以下是我们的小建议:
- 注意日常姿势—良好的姿势是协调动作发展的基础在阅读时的坐姿:- 头、颈、背应成一直线,不要前倾,也不要后仰; - 臀部与背部,以及膝盖均呈90度角,双脚自如地踏在地上; - 双手垂直时,手肘比桌面高约2寸;- 如儿童背部肌力稍弱,我们可让孩子坐无背櫈,藉以训练孩子之背肌。
- 游乐场—游乐场是训练身体协调之理想地点部份学童课余活动不多,需要游乐设施吸引他们多活动,伸展及强化平日不多用之肌肉。游乐场的设施,如单车、秋千、滑梯、攀登架等,都能训练学童之平衡、协调及提供不同之感官刺激,对儿童整体发展有重要影响。
- 模仿活动—家长可按孩子之专注及理解能力进行亲子模仿活动家长可与年幼的孩子一同面对镜子,协助孩子慢慢地进行简单之身体动作,以啓发孩子对镜子内之影像的兴趣。当孩子开始留意家长的身体活动,便可协助孩子一同进行多种的身体活动,如摸摸头、扭扭腰等,好让孩子明白「我们要一起活动了」。当孩子有了简单的模仿技巧,便可以进一步训练身体协调。除模仿静态活动,还可串联起不同的动作,也可要求孩子模仿一些需要左右四肢协调的动作。
身体协调是儿童发展的基础能力,家长可用游戏方式为孩子制造这方面的刺激。除有助孩子之整体发展,更可以藉游戏促进亲子关系,激发儿童的动作创作及计划能力。家长如对上述课题有任何疑问,请致电
2393 7555或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撰写:协康会物理治疗师团队
发展性协调障碍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尚未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成因还有待进一步确定,但与婴儿体量过低及生产期出现问题有颇大关系,而并不是由其他病症如脑痉挛、肌肉萎缩、自闭症等所引致。大约百分之六的学龄儿童需要专业人士的介入和协助。
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受影响的儿童一般要到四至六岁才被发现。他们通常会出现较严重的大肌肉发展迟缓并影响日常学习及生活,家长或老师多会先发现儿童有进食和穿衣因难、较迟才学懂走路、说话含糊不清、非常容易沮丧及大哭,需要成人较多的照顾。而体能上有明显的肌力不足、协调能力较差、视觉认知较弱、空间感和方向感不足、有读写障碍、动作次序混乱等,这些症状并不会因年纪渐长而消失。
大部份患有此症的儿童同时会在不同程度上缺乏专注力、有学习及语言障碍。而由於体能较差,大多抗拒体能活动,因而不受朋辈欢迎,渐渐失去自信。 如家长未能及时发现及作出辅导,儿童很容易会出现行为及社交问题。
家长应要多了解和接纳儿童的限制,尽可能向学校老师解释孩子的问题,从而给予适当的协助和辅导,并多鼓励儿童参与体能及户外活动。物理治疗师会因应儿童的情况提供家居及学校训练活动和建议,还会替儿童进行评估,从而设计个别训练计划。透过适当的体能活动,改善儿童体能,提升自我形象。
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我们均在进行各式各样的活动,由早上起床开始,刷牙洗脸吃早餐,步行上学去……这些似是易如反掌的活动,其实都牵涉一连串复杂的身体动作。就以学踏单车的经验为例,起初会不知从何入手,双手只是紧紧地握著单车两边的扶手,双脚在空中摇晃;然后经过多番的挫折及尝试,才能学会这项新的技能。当学习新活动或技能时,一般会由粗略的动作进展到精细的动作,由费尽力气发展至省力自如,要有效地、流畅地学习新的技能和动作技巧,我们必须拥有良好的平衡及协调能力。大部份儿童在学习生活上的新技能时,只要有机会经验、尝试、练习、加上旁人的提点及鼓励,一般都能轻易学会,而在成功的学习经验中,学童亦能展现出个人的能力与自信。
但有一些动作不太灵活的小朋友,他们常被形容为「论尽」或「笨手笨脚」,学习新技能时总是学来学去也学不会,甚至无缘无故地跌倒,由於他们智力正常,所以往往令家长及老师费解,甚至误解他们为不合作、「专登」或「捣蛋」,其实在这群学童当中,有些很可能在平衡及协调能力方面已出现了障碍,称为发展协调障碍,香港的卫生署估计香港有5%至8%儿童患有此症。这种学习障碍,一般以男孩及早产婴儿居多,但成因始终未明 (Cermak et al, 2002)。在协康会与香港青年协会携手於二零零四年中对六百多名小一学生所进行的调查中,亦发现受访者中怀疑约有6%有发展协调障碍的徵状,情况令人关注。
在幼儿时期,这个障碍的病徵不太明显,但细心的父母总感觉子女较朋辈笨手笨脚,直至进入小学阶段,徵状便逐渐浮现;这些儿童具备正常智商,但在运动、学习、书写、自理及处理日常生活细节时却会出现混乱的情况。
定义
有动作困难之儿童已被不同的专业(包括儿科医生、物理治疗师、体育教育学者、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动作科学家等)广泛讨论超过100年,当中他们被识别为不同的名称,如动作运用不能,不协调儿童症状等。於1994年英国伦敦协意会议上,不同专业根据 “美国心理学会精神功能失常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IV ) 及“世界卫生组织疾病之国际分级与相关健康问题”(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将有动作困难之儿童定名为“发展性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s)。发展性协调障碍定义为动作协调明显受损且影响学业成就或是日常生活活动受影响。当中必须符合以下四项诊断 (DSM IV, APA 2002):
- 日常活动中有关运动协调的表现显著低於生理年龄或智力应有的水准;
- 前一项障碍显著妨碍其学业表现或日常生活;
- 此障碍并非一般性的医学状况所造成;如神经学疾病或肌肉病变等特定疾病;
- 若有智力障碍,此运动困难的情形也远超过其通常的影响。
而且,根据外国的研究及本地卫生署的数据,发展性协调障碍亦常与一些学习问题并存 (Fox & Lent, 1996)。这包括学习障碍(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ies)、注意力欠缺及过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s)、语言障碍(Dyslexia)或行为问题等。
徵状
发展性协调障碍的徵状包括多方面,在体能方面:掌握体能活动技巧的能力不及同辈,容易疲倦,走路时欠灵活,常常碰撞到周围物件或者绊倒,导致身体经常有瘀伤;奔跑速度慢,玩追逐游戏时往往是输家;抛接技巧不足,反应时间较慢;不大愿意参与群体运动或比赛;动作不灵巧,学习新动作技巧时如游泳、乒乓球、呼拉圈等感困难及挫败。在学习方面:上课时不能保持固定坐姿,专注力较差,甚至骚扰他人;在小肌肉发展方面亦可能出现困难,如抄写时会较为缓慢、乏力或过份用力及不灵活;字体出格、不公整;由於协调及组织能力较弱,在课堂抄写黑板己令儿童费力不少,所以学童往往不能同时接收到老师的口头指示,这便令学童被误解为不专心及「无记性」。在自理方面:进食时容易弄泻饭菜;衣衫不整;扣钮及绑鞋带有困难。在社交方面:由於日常表现得笨手笨脚,往往不受欢迎;尤其上体育课分组时,容易被同学拒绝。在心理方面:专注力不足、被动、自我形象及自信心薄弱、有较多忧虑及较少朋友。
如何辅导有『发展性协调障碍』的儿童
按评估结果,分析儿童的困难
由於发展性协调障碍是不会随著年龄增长而消失的,这些障碍除了对儿童在体能及自理有明显的影响外,其实对儿童的学习、行为、社交、情绪、健康、自信与及自我形象都有深远的影响。接受适当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研究指出,儿童接受物理治疗训练后,无论在家居或学校里的表现都有进展,各方面都有明显进步 (Mandich, et al, 2001; Reve, et al, 1993)。一般而言,物理治疗师会透过评估结果来分析儿童的功能表现,从身体不同的系统中查找不足的因素或导致儿童在协调方面出现困难的原因,然后逐一作出训练。例如上体育课时儿童在球类运动的表现很差,接不到球,捉不住或跑步速度慢,配合不上球的位置;总是追不上同辈;姿势奇怪;不是碰撞周围的人或物件,便是「呯啪」一声,绊脚跌倒。
对於发展性协调障碍的学童面对的困难,治疗师归纳常见的原因为以下各项:
- 腹背肌肉力量及耐力弱,产生腹背肌力不平衡的情况,令坐姿及站姿欠佳。
- 肩膊肌肉力量及肩关节稳定性不足,未能有效地感觉肢体的位置;手部的关节感觉及力度控制欠佳,灵活度亦相对受影响。这亦影响了学童的抄写能力。
- 臀部肌肉力量及髋关节稳定性弱,影响平衡能力,很容易失平衡而跌倒或很害怕进行需要平衡的活动。
- 动作计划 (Motor planning) 的能力有限,模仿及同时进行一连串动作时有困难,常常遗留或把次序弄错。这也影响了处理生活细节时出现混乱。
- 手眼协调、脚眼协调、双侧协调、交叉协调差,活动时容易出错,不能适当地控制肢体的活动。
- 感觉联合障碍,活动时未能掌握空间距离及方向感。
物理治疗师会就著这些因素设计改善腹背肌肉力量、肩膊力量、肢体位置感觉、臀部力量、平衡、动作计划、模仿连串动作、协调能力、空间距离及方向感的训练,从而改善儿童的体能发展及协调能力,令各系统因素的基础及需求作好准备,使儿童能作出较精确的动作,在进行日常活动时流畅自如。虽然以上提到的问题及原因有很多,但每个有发展性协调障碍的学童都有不一样及不同程度的障碍,故此在评估及进行治疗时,治疗师会按照学童问题的严重程度及其能力差异而编排个别化的治疗内容。
当儿童得到基础系统因素的改善时,往往需通过一个转折的关口,才能将已改善的基础能力延伸及提升至功能或技能的层面,故此物理治疗师需要直接训练儿童所需要的功能及技能,将动作仔细分析及分拆,用由简至繁的原则设计一连串的训练,就以打篮球为例,要学会「走篮」,便先要把动作分成数个简单的步骤,例如:站定双手拍球、站定单手拍球、拍球时向前望、边踏步边拍球、拍球时改变方向、边步行边拍球、边走动边拍球、拍球时改变走动的方向、单手投篮、边走动边投篮等,目的在逐步提升儿童的能力,当他们在日常活动中得到进展,并获得成功的经验,自我形像及信心便可提升,他们更能愉快地学习及享受童年的乐趣。
考虑儿童的需要
帮忙儿童的治疗策略应视乎儿童需求决定,他们有自己想达到的目标,这样才能达到完整的治疗效果。因为接受训练的是儿童本人,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儿童的需要,给予他们发言参与的机会及时间,让儿童了解自己现有存在的困难及将来可能面对的问题。当学习自己所订下的目标时,总会特别起劲及积极,这份心意在治疗的过程中是一枝威力无穷的强心针。
家长及治疗师首先协助儿童订下所想达成的目标及要求,然后一同想想现在未能完成的原因,并策划应如何进行,一旦将策略计划完成,便要让他们去尝试及反思,治疗师及家长需从旁作出鼓励及支持,引导他们想出更好的方法,在现有的计划中作出改善及跟进,使儿童所订下的目标得以达成,继而令他们能在将来亦可解决协调障碍带给他们的种种困难,当中每个参与者都需要有耐性,更需要专重儿童的意见,减少他们在训练过程中的失败感。
由於有发展性协调障碍的儿童在生活、学习或社交上都会面对不少问题,家长、教师甚至儿童自己可在不同方面作出配合和改善,以协助儿童面对及解决他们的困难。
家长的协助方法
家长在心态上必须抱著正面及积极的态度,减少对儿童负面的形容及误解,例如: 懒惰、不留心、笨手笨脚、捣蛋、「无记性」、「无用猪」……等等,有时可能只是父母的顺口言,但儿童可会觉得父母在刻意的批评。另外,尽量不要将儿童作比较、分高下,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不需作无谓的比较而伤害儿童的心灵,以下是一些给予家长的参考建议:
- 关心和爱护:子女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能令他们有安全感和自信心。
- 明白和接纳: 有发展性协调障碍的儿童,有着不同程度的障碍和限制,父母需了解并接纳子女的情况、能力和潜质,对他们作出合理的要求;如有对於他们的困难有疑惑,可请教专业人仕。另外,要以安慰代替责备,向孩子表示知道他已付出努力。虽然事情尚未做好,但会继续支持孩子尝试,并学习延迟满足感。
- 赞赏和鼓励:父母应多用正面的称赞,推动子女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 发挥所长:发掘子女的长处和潜质,改善他们的弱项。
- 正确的管教:与子女一起议订合理的目标和规则,同时留意管教需父母双方一致行动和持之以恒。
- 联系学校和教师:与校方及教师分享子女的问题,共同寻求理想及有效的方法去协助他们学习,如参加兴趣班,可主动与导师厘定参与活动的目标,避免给予子女太大的压力和期望。
- 家居训练:按着治疗师的指示进行家居训练,可提升子女的能力和独立性,另外可安排子女参与简单的家务,如收拾餐具、打扫等,这些活动能训练孩子的动作计划,并促进亲子关系,也为他带来满足感。亦可给予子女一个摆放个人物品的地方,减低处理个人物品的混乱,教他们用不同颜色的资料夹存放功课和参考资料等。
- 避免意外:有部份动作协调困难或障碍的儿童容易发生碰撞跌倒,家长须特别留意。避免到太挤逼的地方,在进行一些危险性较高的户外活动时,考虑配戴保护用品。
- 情绪处理:主动聆听子女的心声,适当地让子女抒发情绪。家长亦可能面对很大的压力,正确的情绪控制及处理对家长是相当重要。如有需要,应寻求专业人仕协助。
教导孩子自助方法
发展性协调障碍所带出的动作协调困难是不会随著年龄增长而消失的,家长及治疗师需要自小培养儿童自行解决及面对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儿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绪,鼓励孩子表达他们的心声,让其他人明白他们的需要,并愿意接受别人的协助和教导。而在学习的方法上,儿童应慢慢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并加以利用,例在阅读时,选择较宁静的环境能帮助专注;用间尺放在阅读的字句下面,或用手指指着阅读的文字,可以帮助眼睛的追视。当书写时坐姿要正确,腰背要挺直,双脚踏地,可用有靠背的椅子,书桌和椅子的高度要配合,更需有充足的光线;用非主用手按住纸张,注意正确的握笔方法,如需要可用辅助工具如三角笔、三角胶、粗笔等。另外有些方法可帮助记忆,例如:用告示纸记下特别的事情,并贴在特定的地方;在改善时间管理方面,可善用视觉指示如流程表记下每天要做的事,订下每天的时间表,如做功课、游戏和温习时间,用日记簿或日历把重要事情记录好,如默书、考试日期等;在增强记忆方面,可把课文重点做笔记,更可以运用听觉记忆,大声朗读课文,亦可运用录音机录下课文,再重复收听。
学校和教师的配合
儿童在学校需要应付繁忙的功课,教师如能使用一些帮助有发展协调障碍的儿童学习的教学策略,他们的学习会是事半功倍,以下是一些例子提供与教师们作为参考。对於有抄写困难的学生,老师可以容许他们用较濶的方格簿或行簿,安排他们安坐一个容易抄写黑板的位置及请其他同学从旁协助;适当地调整功课量,尽量减少抄写的功课;提供笔记,可减少学生抄写,最好用电脑取替手写功课,利用学校的内联网站查阅功课;最重要的是给予他们充裕的时间默书、测验和考试。而在日常的教学上,老师可用简单直接的指令,避免混淆;提早通知将教授的课文,让学生备课;把教学的内容分为一个个小步骤来教导,学生会较容易掌握;给予他们机会协助课堂上的事务,如分派及收集书簿或做老师的小帮手,肯定他们有做事的能力,加上多作奖赏和鼓励,发展协调障碍的儿童都可以快乐地跟其他同学一同学习。
大多数有发展协调障碍的儿童都不喜欢甚至逃避体育课,故此体育老师的工作绝不简单。其实体育老师亦可以尝试运用物理治疗师所采用的方法,将动作技巧分拆为小部份来教授,化繁为简,让儿童逐个部份去练习;对於复杂的动作或一连串的活动,宜给予他们较长的时间去完成,或可以把动作的程序加上口令,引导他们用口令协助组织动作,亦可用图画、流程图辅助,他们会较容易掌握,当中亦需留意进行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时,要做足安全措施。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活动,如集体游戏及分组比赛时,体育老师便要避免以儿童的能力作为拣选的标准,以减轻他们的挫败感。体育老师须知道有发展协调障碍的儿童在一些不需运用复杂协调动的运动上亦可以有良好的表现的,例如着重学生的体适能锻练如心肺功能、柔软度及耐力等,培养他们的强项,使他们在体育课上也感到运动的乐趣。
结论
我们都渴望这班有协调困难的儿童同样享有健康快乐的童年。在各方面均有良好的发展,为将来奠下良好的基础。由於发展性协调障碍是不会随著年龄增长而消失的,这些障碍除了对儿童在体能及自理有明显的影响外,其实对儿童的学习、行为、社交、情绪、健康、自信与及自我形象都有深远的影响。很多在早期没有接受治疗及辅导的协调困难儿童,由於长期缺乏参与运动及社交活动,又常有挫败感,往往长大后变得肥胖,体质弱,低动机,自我形象偏低及缺乏自信。故此尽早发现儿童的困难,进而提供适当的复康治疗及辅导对儿童长远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Reference:
Polatajko, H.J., Fox, A.M. & Missiuna, C. (1995). An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Canadi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62, 3-6.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 Text Revis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Henderson, S.E. & Hall, D. (1982). Concomitants of clumsiness in young school children. Developmental Medicine & Child Neurology, 24, 448-460.
Cermak, S.A., Gubbay, S.S. & Larkin, D. (2002). What is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In S.A. Cermak & D. Larkin, (Eds.),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pp.2-22). Delmar: Thomas Learning.
Fox, A.M. & Lent, B. (1996). Clumsy children primer on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Canadian Family Physician, 42, 1965-1971.
William, H.G. (2002). Motor controlled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In S.A. Cermak & D. Larkin D (Eds),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n disorder (pp.117-137). Delmar: Thomas Learning.
Cantell, M.H., Smyth, M.M. & Ahonen, T.P. (1994). Clumsiness in adolescence, educational, motor and social outcomes of motor delay detected at 5 years. Adapa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11, 115-129.
Losse, A., Henderson, S. & Elliman, D. et al, (1991). Clumsiness in children- do they grow out of it? A 10-year follow-up study. Dev Med Child Neurology, 33, 55-68.
Lee, M.G. & Smith, G.N. (1998). 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otherapy for Dyspraxia. Physiotherapy, 84 (6), 276-284. Lee, M.G. & Smith, G.N. (2002). A three year study on the progress of children following physiotherapy treatment for dyspraxia. Dyspraxia foundation Professional Journal, 1, 9-23.
Mandich, A.D., Polatajko, H.J., Macnab, J.J. & Miller, L.T. (2001).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what is the evidence? Phy & Occup Ther Peds, 20(2/3), 51-68.
Mandich, A.D., Polatajko, H.J., Missiuna, C., Miller, L.T. (2001). 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motor performance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Phy & Occup Ther Peds, 20(2/3), 125-143.
Missiuna, C. (2003).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At Home and in the Classroom, CanChild. (available at
www.canchild.ca)
ReHabAid Centre (2002). Helping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A Guide for Parents and Teachers.
Missiuna, C. (2003).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Pediatr Phys Ther, 15, 32-38.
Reve, G. & Larkin, D. (1993). Task Specific Intervention with children reduces movement problems. Adap Phts Activity Q, 10, 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