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及動作協調
早產嬰兒在出生時身體太弱,父母會以早產兒的健康成為考慮的首位或全部。但過份的 呵護,會成為早產兒往後成長的障礙之一,父母需要在健康與發展之間取的平衡。研究 發現,及早接受合適的訓練,能幫助早產嬰幼兒整體的發展。
早產兒的訓練要循序漸進,由極溫柔的訓練開始,並留意嬰兒對訓練的反應,協助他們 從極需照顧,逐步發展至自我適應及主動探索。早產兒的訓練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親子互動
與父母親密的親子關係,給予早產嬰幼兒安全感,是他們發展與環境事物及他人互動的 重要基礎。家長應逐步與建立及鞏固與早產兒的親子關係,當嬰兒清醒時,可與嬰兒作 面對面的交流,可多讓嬰兒觸摸父母的臉孔及與嬰兒說話,當嬰兒不隨意地活動手腳, 或發出聲音時,可溫柔地形容嬰兒的動作,或即時模仿嬰兒發出的聲音作回應。
情緒培育
早產嬰兒大多體弱,極受父母的呵護,亦因此而缺乏了接受新事物或新挑戰的機會,情 緒或心理表現會較依賴。家長應漸漸給予嬰幼兒發展自我適應的能力,可給予時間和空 間,讓嬰幼兒自行嘗試對環境事物作出反應,或在安全的情況下,嘗試讓嬰幼兒喊一 會。若嬰兒已學會坐,當不小心跌倒,應讓他們自行爬起身。
感知肌動
給予多元化的感官刺激,引導嬰兒作出動作反應,有助早產兒啟發腦部及體能的發展。 早產嬰兒在出世後長時間臥在床上,姿勢較為單一,需要有不同的家居活動,逐步增加 早產嬰兒的活動能力。
早產兒需要及早接受合適的訓練,及在學前階段得到全面的支援,才能有效改善發展困難,提升學習能力,讓他們發揮潛能,邁向更美好明天。
有見及此,本會物理治療師團隊特別設立了「親‧早‧啟動─早產嬰幼兒親子支援計劃」專頁,為照顧0至6歲早產嬰幼兒的家長,提供全方位支援。
計劃詳情請按此:http://www.heephong.org/preterm
撰文:協康會物理治療師團隊
瑜伽在香港普遍流行,隨着不斷有瑜伽學校開業及倒閉,大家突然發覺身邊的朋友原來都在學習瑜伽,也有小朋友在上瑜伽課。
瑜伽究竟是什麼呢?對兒童有什麼好處呢?
現代的兒童物質豐富,長時間處於電玩一族的虛擬世界。他們除了運動不足外,也缺乏與人的溝通技巧,以致很多情緒行為問題。筆者從治療小朋友中,體會到現今的小朋友,很多連簡單的伸展動作也做不到。家長也時常投訴子女的姿勢不正確,做功課常常表現懶洋洋,專注力及耐力也不足。
身心靈的修煉
瑜伽源自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之一,它不只是伸展的運動,而是一種身心靈的修煉。透過呼吸、體位法、冥想與放鬆等練習,使身心靈均衡及健康。而瑜伽對兒童的好處大致可分為體能及心靈培養兩方面。
在體能方面,透過學習瑜伽可以增加兒童身體的肌力和柔軟度,亦可增身體意識。瑜伽是一種整體性的健身方式,各種瑜伽體位能增強耐力及改善不良姿勢。
瑜伽的式子當中包含多種身體的感覺如觸覺、本體及前庭平衡覺,能訓練學童的身體意識,有助學習動作的計劃及控制。
小童軟柔度高肌力弱
在心靈培養方面,瑜伽可以幫助兒童平衡情緒、增強自信及社交能力。瑜伽的靜止式子和呼吸方法,能讓兒童學習如何緩和他們的呼吸,更有效的控制和平衡情緒,為學習作良好的準備。瑜伽讓兒童覺得健康、強健及柔軟,能提高他們外在及內在的自信。瑜伽的小組及合作式子,也是訓練兒童參與社交活動的好機會。
家長須注意,小朋友天生軟柔度異常高,他們的關節活動幅度較一般人大,例如手指能向後彎,他們很容易做到高難度的瑜伽動作,很多家長看到會誤以為子女是天生的瑜伽高手,一心追求高難度的動作。細心留意下,便會發現他們的肌力其實很弱,很多要求用力支撐的動作都無法維持。這些小朋友每逢遇到要用力支撐的姿勢,便會慣性地偷懶,將負荷轉移至關節,久而久之便形成關節變形,影響小朋友的成長。
在物理治療師帶領的兒童瑜伽及親子瑜伽班中,治療師會設計適合兒童體能發展的瑜伽動作,也重兒童間的互動及家長的配合。家長和子女一起練習,是親子溝通的好方法,也是一項很好的課外活動呢﹗
撰文:協康會物理治療師張詩詠
音樂韻律運動是配合節拍韻律的運動,如: 舞蹈,韻律踏板及舞獅等。大部份的音樂韻律運動,還講究動作力度和幅度的控制。 這種運動的能力在兒童成長初期已經出現,而且在不知不覺中伴隨著兒童成長。
兒童自出生開始,已經懂得以動作與音樂韻律相通。曾有些文獻指出,嬰兒在母腹二十八週開始聽不同的小提琴聲,出生後大小肌肉發展顯得較優越。你可以留意到嬰兒出生後,聽到音樂身體便會擺動,約四個月時,便開始反覆不斷敲擊物件發聲,直至七至十二個月,會跟著音樂拍手。一歲後,他們能夠隨著音樂起舞。一歲半開始,對音樂開始及停作出反應,又會以手臂基本的上下律動來回應音樂。到了二至三歲,他們能夠敲擊樂器,而且喜歡敲打不同的東西以體驗不同聲音。
如果你是個音樂的愛好者,或者想培養孩子在音樂韻律運動的潛質,以下是一些簡單韻律運動 :
- 在床邊懸掛發聲的嬰兒玩具或樂器,讓嬰兒用腳踢踏,拍打或拉動(適合三個月以下的嬰兒)
- 推/拉著發聲玩具向前及向後爬行(適合七至十二個月的嬰兒)
- 播放音樂,音樂開始時,晃搖樂器,音樂停上時,停止晃搖 (適合歲半以上兒童)
- 跟著音樂按節拍晃搖不同的樂器(適合二至三歲的幼兒)
到了四歲,他們開始有基礎音樂概念,例如:聽到輕快的音樂會跑跳,安靜的音樂會裝睡覺,又能夠重覆和持續地拍出有節奏的拍子。五至六歲開始,他們會跟隨較特殊的節奏模式,自行創作韻律動作,又開始能準確地跟著四拍的音樂拍拍子。音樂韻律運動與兒童成長的確有微妙的關係。
以上都是一些四至六歲兒童在韻律運動的表現,如果你是個音樂的愛好者,或者想培養孩子在音樂韻律運動的潛質,以下是一些簡單韻律運動,加強兒童在這方面的能力:
- 韻律踏板(適合4歲或以上兒童)
- 簡單的唱遊,在音樂中,配合動作。如: 按著節拍扮士兵步操或加入平衡活動及跳躍。(適合4歲或以上兒童)
- 以身體動作模倣音樂的不同特質如:大細聲,快慢,高低音等(適合4-5歲以上兒童)
- 如: 播old mcdonald had a farm。唱E-I-E-I-O時拍手,其他時間跟歌詞扮動物。
- 如: 播大聲音樂要誇張地跑,細聲時,要細細力地步行
- 跟音樂自由創作舞蹈,這樣可以給他們大動作及製造噪音的機會
專注力缺乏及過度活躍症(簡稱ADHD)是一個複雜的症狀,要幫助有關的學童,必須細心觀察及分析學童的個別問題。若確定ADHD學童同時有混合障礙症狀如動作協調障礙,學童需要一籃子的治療服務,包括藥物、心理治療、行為治療。還有是以下介紹的運動治療。
運動治療是屬於另類治療,目標是改善學童因ADHD混合動作協調障礙而引發的學習問題如不能安坐、不自控地搖擺身體等。雖然它的療效不如藥物般直接和快速,而成效尚在研究中,但仍是一種外國常用的療法。本會物理治療部同事從不同國家搜集有關運動治療的資料,從中歸納出多種運動的療法,每一種都因應ADHD學童的問題而設計的。
第一種是帶氧運動。在2001年,美國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uffalo曾就學童做帶氧運動後與行為表現作出研究,觀察得部份學童的對抗性行為有所改善。第二種是屬於複合性動作協調運動,運動的設計圍繞各種身體感覺與動作的協調。例如控制眼睛的轉動及注視的運動、練習身體左右兩側協調的運動,如左右手依次拋接豆袋、跟著節拍做動作,藉此練習聽覺與動作的協調。又例如記著指定的語音做出指定的動作,如"m"即蹲下,"k"等於跳起,然後串連起每個動作等等。複合性動作協調運動的目的是訓練學童控制不同的感官,而改善自控及協調的能力。第三種是現時頗流行的瑜珈。瑜伽的式子練習對學童的平衡、本體感、腹背肌肌力、專注及耐性都有幫助。
至於運動治療的成效,根據不同朋友或家長的經驗分享,大部份都指雖然成效不是立竿見影,但最大好處是沒有副作用。我們相信有效的訓練必須持之以恒,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資料:協康會物理治療師團隊
當很多人在鼓吹今天兒童的學習不應再側重學術,而應從《多元智能》的概念作為培養兒童藍本之際,不難發現多元智能的八大範疇當中,『運動智能』是有被部份家長所忽視的現。一般家長以為,孩子會行會跳便不需把注意力放在運動智能的發展,其實不要以為有運動智能的人只是四肢發達,也別以為這種智慧只屬於運動員。如果不想子女做運動員便不培養他們的運動潛能,便對運動智能有一個狹窄的了解。
運動智能不單是指運動的能力,而是運用身體的感覺運動去了解、學習及表達,協助孩子發展運動智能,可以令他們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從而知道自己的強項,演員、舞蹈家、雕塑師、髮型師、物理治療師、外科醫生等都表現出相當的運動智能呢
運動智能是源自我們體驗生活時所獲得的感官動作經驗。可塑性最強是0~6歲的孩子﹕0~2歲時主要發展基礎功能,透過轉身、爬行、步行、推、拉、拾、擲等等的活動,逐漸掌握身體四肢的肌能控制,調節各種身體感官訊息的接收,配合動作﹔2~4歲時,肌動作向著精細化的方向發展﹔4~6歲時期,孩子身體的各個系統、各個動作的功能趨向完善。因此,6歲前是孩子把各個不同的系統整合、動作協調一致發展的過程。父母可以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有意識地鍛煉寶寶,以提高他的運動智能。
運動智能主要包括控制身體動作的能力及操控物件的能力。想孩子培養好運動智能,家長可鼓勵子女進行幼兒體育遊戲。初生至三歲的幼兒時期,先要著重身體各種感官與身體動作的配合,多讓孩子作身體活動及接觸不同的外界環境,對孩子的各種感官進行合理的刺激和訓練,對孩子的體格、神經系統的發育及運動能力的發展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半歲以下的嬰兒,視線可跟蹤移動的物體或人,但眼及肢體的活動是未協調的,當他躺著時,家長可懸垂玩具及不同質地的物件在他的上方,讓他追視及伸出手觸摸;而俯臥時,嬰兒能漸漸抬頭用前臂支撐身體,讓他俯臥不但可強化頸部的肌肉,還可讓他從不同角度用眼睛探索四周環境,同時更可以給胸部及手臂有受重的感覺,掌握這種感覺是學習控制用力不可缺少的一環,因此逗嬰兒玩耍時不一定要仰臥在床上,換成俯臥的“甫士”也可以呢!還有,不要怕嬰兒跌下床而妨礙他轉身,其實轉身是可以刺激平衡系統,以及加強頸、腹及背肌的力量,為坐及站的發展打好基礎,所以應該多些放嬰兒在地墊上,讓他好好的“ROCK and ROLL"一番﹗
在幼兒的生活世界三個鏡頭常常出現﹕睡眠、飲食以及運動,其中的運動畫面,隨著月齡的增加,出現頻率越來越高,他們活動量越來越驚人,是家長與子女一起進行"幼兒體育遊戲"的好時間。
八至十二個月大的幼兒會開始扶著傢具自行站起來,這除了可練習平衡外,最好讓他們踏足不同質地的物件或扶不同形狀的傢俱練習站立和步行,以加強觸感及關節感。當幼兒開始步行,隨著固定身體的能力增加,操控物件便更加自如,他們會用手指(如按電話上的按鈕或拿取細小的物件等),要加強操控物件的能力,家長可讓幼兒參與日常生活的環節,好像讓他們嘗試自行拿著簡單的食物進食(當然您也要在旁看管著!)或拿毛巾抹面、嘴、手、腳,一個簡單的活動,幼兒可感到毛巾的質地:濕、乾、厚、薄、滑、粗;練習控制準確地觸及嘴面;家長亦可以用安全的顏料在幼兒身上畫簡單的圖樣,然後引導他們自行抹掉,這樣做有視覺刺激的效果,如果你的圖案畫得又多又大,在抹的過程更可以訓練耐性和專心,是個一舉多得的活動呢!
兩至三歲是幼兒運動智能發展的轉折期,這個時候身體各感官系統的基礎功能漸趨成熟,並開始發展較複雜性的功能以及基礎獨立自主能力。孩子愈來愈好動,讓他們在安全的情況下隨意探索周圍環境是十分重要,多嘗試和解決問題,啟發他們的冒險精神吧!家裏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活動需要,帶他們外出玩玩兒童遊樂設施和走走路旁的石級,可以訓練他們平衡能力,亦是加強空間感的好機會,孩子穿梭於不同形狀的攀登架之中,需要發揮視知覺的能力去測定距離及高度,與及協調身體的動作。在家中穩固的餐桌下面與玩火車“捐”山洞遊戲,亦有類似的效果,但有尖角的桌子是一定不合適的。這個年歲亦可以模仿做出較複雜的動作,播放節奏明快的童謠,讓孩子隨著音樂的拍子模仿你的動作,好像用手輪流拍拍兩邊的膝蓋或者轉轉頭等,學習動作的節拍之餘亦帶給孩子莫大的樂趣。這時亦要幫助孩子學會與其他小朋友相處並分享樂趣,與年齡相約的幼兒一起活動,過程當中孩子學習了解他人的需要及表達自己的意願,是孩子日後發展團體運動的基礎,如果孩子是家中的獨生兒便得多些找找表兄弟姊妹或者鄰居一起,玩玩由家長集體設計「幼兒體育遊戲」。
資料由協康會物理治療團隊提供
由於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大部份家長均十分重視子女的學業成績。但根據衛生署過往三年為全港學童提供的免費健康檢查服務指出,現時本港學童正面對三大健康問題,當中包括視力不合格、肥胖及脊柱側彎,而兒童的體適能狀況更每況愈下。有見及此,我們特別推出了一系列有關「體適能」及「骨骼健康」的講座,希望能提升家和教師對這方面的關注。
「體適能」包括脂肪比例、柔軟度、心肺功能、肌力及肌耐力等元素。適當的體適能運動不但有助增強抵抗力、強健骨骼、肌肉和關節,對控制體重亦尤為重要。研究更顯示運動可有效減低患上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機會,有助舒緩抑鬱和焦慮的情緒,促進學童心理健康。要協助增強兒童的體適能,父母及學校的角色均十分重要。他們可透過鼓勵及支持,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協助學童保持經常運動的生活方式,學校亦可透過設計包括運動項目的課程,使學童藉著運動改善體格,增進活力。
除了上述的益處外,體能與智能的發展亦有緊密的關係。近年研究證實,如果兒童因某種原因而沒有經歷各種動作發展,他們的腦部功能很有可能受到影響,部份更會出現學習障礙、注意力失調等問題。
在剛舉辦的數個家長講座裏,家長的反應十分熱烈,更主動向校方要求再辦一些以實習為主的工作坊,務求透過實習貫徹所學到的理論。當看到家長及兒童愉快及認真地學習時,心裏真的非常高興,也希望更多小朋友能從小體會體適能的重要性,從而建立體智兼備的人生。
扁平足俗稱「鴨母蹄」,指在站立時,足部內側並沒有腳弓而足底貼地。情況嚴重的話,雙腳腳跟會向外斜。從外觀上來看,雙腳拇趾向下低垂、足弓低下,如情況嚴重的話,小腿與腳跟不可連成直線,形成寬扁腳。
大多數初生至兩歲左右的小孩,腳跟多向外翻,加上腳內側有較多脂肪,故此沒有明顯的腳弓是正常的現象,在外觀上看來多呈現扁平。到了三歲左右,走路時已有一定的平衡力,兩腳會慢慢靠攏及脂肪漸漸減少,內腳弓開始形成。直至六歲左右,足底韌帶和肌肉發展較為成熟,足底的拱形才會完全形成。
扁平足的形成可由先天及後天因素所致。先天因素包括遺傳、先天性筋骨變形等,後天因素則包括腳跟腱短縮、發炎和骨節炎等。而其他原因亦可能導致扁平足的形成,例如經常站立而引致韌帶長時間承受體重而過度伸展形成扁平足,甚至有些人因為身體過重,引起腳內腱破裂而導致扁平足,但這個情況則較為罕見。
良好的足弓不但有助承受體重,還可幫助身體平衡及移動。父母可從以下徵狀得知兒童可能患有扁平足:
- 足印較闊和沒有足弓;
- 鞋底內側位置較易磨損;
- 平衡力較弱,步行耐力也較差,容易感到疲倦並經常嚷?要父母抱;
- 在大肌肉活動方面的表現較同輩差,例如單腳站立或跳躍,使他們在運動方面有挫敗感,長遠可能令體能發展不足;
- 嚴重的扁平足會引致足部和其他關節疼痛,如膝關節痛、背痛、甚至頭痛等。
治療方法:
- 物理治療:進行體能及肌力訓練、伸展運動及電療等,從而糾正姿勢。
- 適當的鞋具或輔助器:可按個別情況使用可固定腳跟、承托足弓和保持良好足部姿勢的鞋子。
- 手術治療:僅適用於嚴重的個案,一般足關節的手術需延至成年,待骨骼發育成熟才可施行。
幼兒一般在八至十八個月大之間學習行路,發展步行之前,他們已經過躺卧、俯卧、轉身、坐、爬行的步驟,如果在以上幾個階段都發展正常,到步行時幼兒需要作出一個大突破,就是把全身都平衡在小小的雙腳上,這時平衡力、肌力與動作的協調三方面的配合是個關鍵。
要平衡身體,首先要有平衡感應器,主要是眼睛、前庭(在內耳的器官,有如一把水平尺)及關節感覺,幼兒步行時平衡較依賴視覺,所以幼兒在步行前,他們一定先要能够把頭部固定好,否則眼部接收的影像會搖擺不定,平衡就更難了。幼兒初初起步,身體有如一座「層層叠」,幼兒的動作要協調身體的每一「層」,包括頭、身、臀和手臂,幼兒才能夠順利步行,不會跌倒,如果開步太快,衝力太大而上層的身體未能固定的話,幼兒便容易跌低。由感應到發出適當的肌力,這個過程需要幼兒不斷的練習,所以在幼兒學行階段,家長要鼓勵他們多練習,令幼兒的平衡感應系統及動作協調盡快成為一對好拍檔,幼兒便可以順利「升級」。
幼兒遲遲未能「放手行」,而家長又想幫孩子一把,你可以試試以下的平衡練習 (只適合已能坐穩、爬行及扶著傢俬站立的幼兒):
- 幼兒背靠梳化站立,當幼兒表現出自信時,便鼓勵幼兒活動雙手,如搖搖鈴、撥滾筒,在適當時間,逐步加大幼兒雙手擺動的範圍。
- 扶著幼兒雙手,輕輕拉著幼兒向前後,左右搖擺,引導幼兒順著方向踏步,如能做到,慢慢加快拉動速度,令幼兒的平衡反應加快。
- 扶著幼兒雙手在有彈性的梳化上,輕輕上下彈動(腳不需離開梳化),每次跳的時間越長越好;幼兒彈動時可以播放歌曲配合,增加幼兒的興趣。
家長亦需注意幼兒用品的選擇,以免加添他們走路的困難。如家長怕幼兒學步行會時跌倒,可在地面鋪上厚厚的軟墊,注意軟硬度,太軟會使平衡更難,影響幼兒放手的信心。此外,幼兒太早穿鞋子,尤其是不「貼腳」的BB鞋,會成為腳上的「絆腳石」,容易使幼兒跌倒。
撰文:協康會高級物理治療師阮麗麗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最令父母感到憂慮的,莫過於發現自己的孩子的發育情況較同齡孩子緩慢或異常。一般來說,孩子到了一週歲,大多能夠獨自站立,或扶著傢俱挪步,甚至拖著父母開始學步。然而,每個孩子的發育速度都不盡相同,而差異又以幼兒期最為明顯。
幼兒在步行能力方面的發展,如慢上四、五個月是很普遍的,家長不要擔心。但如果孩子到了一歲仍未能夠站起來,或過了一歲半仍不會走路,可能是基於一些特殊原因,家長必須諮詢醫生或專業治療師。
基於資訊的普及,現代的父母對兒童發展規律有不少的認識,會時刻留意孩子的發展。這裡要提醒各位父母,不應單純把孩子在某時段的發展與發育圖相對照,便判定孩子是否發育過緩。嬰兒的發展進度取決於神經系統的成熟程度,因此,一般早產嬰兒的發展會較足月的嬰兒稍遲。
兒童發育遲緩的原因大抵可分為生理及環境兩方面。前者包括遺傳因素、胎兒發展受到障礙或出生後患病或發生意外等,而後者則指家庭養育方式欠妥善或提供的刺激不足。不論什麼原因,提供有利培育兒童的環境,並給予適當的刺激,是促進孩子發育的恒久真理。
根據神經生理方面的研究,嬰兒的腦部發育和動作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身體的活動能加強骨骼發展和改善肌肉張力,同時可以促進神經系統的成熟。嬰兒自三個月大,手腳的活動便會大增,父母應為嬰兒選擇合適的衣?,以免阻礙其活動。孩子活潑有朝氣,能有效刺激腦部發育,啟發智能。此外,經常替嬰兒做體操、帶他們進行戶外活動,如曬太陽,一方面有助身體的機能發展,另一方面亦能從小培養孩子做運動的良好習慣。孩子在學習爬行或步行時偶然遇到碰撞或跌倒時,父母應鎮定地把他扶起,鼓勵再試,從而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決心。
請各位父母緊記,在鍛鍊孩子動作機能的同時,必須配合他們的發展程度和特性,決不能操之過急。勉強自己的孩子做其他同齡嬰兒所做到的事,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留下不快的經驗,甚至產生畏懼。再者,過早讓孩子學坐、學步或過度活動更會對身體有害,嚴重者會令孩子的骨骼或關節變形,家長必須特別留意。
身體協調是指身體各部份能共同合作,以達成所需之身體活動。當中有賴腦部與身體各部份的聯繫,因此,透過學習不同的身體活動,就能激發腦袋運作、促進協調發展進而提昇活動技巧。兒科物理治療師常常為兒童設計多項的活動,加強兒童的協調能力如改善姿勢、平衡、跳躍、球類技巧、動作模仿及動作計劃能力。那家長又能為孩子的身體協調做甚麼呢?以下是我們的小建議:
- 注意日常姿勢—良好的姿勢是協調動作發展的基礎在閱讀時的坐姿:- 頭、頸、背應成一直線,不要前傾,也不要後仰; - 臀部與背部,以及膝蓋均呈90度角,雙腳自如地踏在地上; - 雙手垂直時,手肘比桌面高約2吋;- 如兒童背部肌力稍弱,我們可讓孩子坐無背櫈,藉以訓練孩子之背肌。
- 遊樂場—遊樂場是訓練身體協調之理想地點部份學童課餘活動不多,需要遊樂設施吸引他們多活動,伸展及強化平日不多用之肌肉。遊樂場的設施,如單車、鞦韆、滑梯、攀登架等,都能訓練學童之平衡、協調及提供不同之感官刺激,對兒童整體發展有重要影響。
- 模仿活動—家長可按孩子之專注及理解能力進行親子模仿活動家長可與年幼的孩子一同面對鏡子,協助孩子慢慢地進行簡單之身體動作,以啓發孩子對鏡子內之影像的興趣。當孩子開始留意家長的身體活動,便可協助孩子一同進行多種的身體活動,如摸摸頭、扭扭腰等,好讓孩子明白「我們要一起活動了」。當孩子有了簡單的模仿技巧,便可以進一步訓練身體協調。除模仿靜態活動,還可串聯起不同的動作,也可要求孩子模仿一些需要左右四肢協調的動作。
身體協調是兒童發展的基礎能力,家長可用遊戲方式為孩子製造這方面的刺激。除有助孩子之整體發展,更可以藉遊戲促進親子關係,激發兒童的動作創作及計劃能力。家長如對上述課題有任何疑問,請致電
2393 7555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撰寫:協康會物理治療師團隊
發展性協調障礙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尚未有一個清晰的定義,成因還有待進一步確定,但與嬰兒體量過低及生產期出現問題有頗大關係,而並不是由其他病症如腦痙攣、肌肉萎縮、自閉症等所引致。大約百分之六的學齡兒童需要專業人士的介入和協助。
早期的症狀並不明顯,受影響的兒童一般要到四至六歲才被發現。他們通常會出現較嚴重的大肌肉發展遲緩並影響日常學習及生活,家長或老師多會先發現兒童有進食和穿衣因難、較遲才學懂走路、說話含糊不清、非常容易沮喪及大哭,需要成人較多的照顧。而體能上有明顯的肌力不足、協調能力較差、視覺認知較弱、空間感和方向感不足、有讀寫障礙、動作次序混亂等,這些症狀並不會因年紀漸長而消失。
大部份患有此症的兒童同時會在不同程度上缺乏專注力、有學習及語言障礙。而由於體能較差,大多抗拒體能活動,因而不受朋輩歡迎,漸漸失去自信。 如家長未能及時發現及作出輔導,兒童很容易會出現行為及社交問題。
家長應要多了解和接納兒童的限制,盡可能向學校老師解釋孩子的問題,從而給予適當的協助和輔導,並多鼓勵兒童參與體能及戶外活動。物理治療師會因應兒童的情況提供家居及學校訓練活動和建議,還會替兒童進行評估,從而設計個別訓練計劃。透過適當的體能活動,改善兒童體能,提升自我形象。
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我們均在進行各式各樣的活動,由早上起床開始,刷牙洗臉吃早餐,步行上學去……這些似是易如反掌的活動,其實都牽涉一連串複雜的身體動作。就以學踏單車的經驗為例,起初會不知從何入手,雙手只是緊緊地握著單車兩邊的扶手,雙脚在空中搖晃;然後經過多番的挫折及嘗試,才能學會這項新的技能。當學習新活動或技能時,一般會由粗略的動作進展到精細的動作,由費盡力氣發展至省力自如,要有效地、流暢地學習新的技能和動作技巧,我們必須擁有良好的平衡及協調能力。大部份兒童在學習生活上的新技能時,只要有機會經驗、嘗試、練習、加上旁人的提點及鼓勵,一般都能輕易學會,而在成功的學習經驗中,學童亦能展現出個人的能力與自信。
但有一些動作不太靈活的小朋友,他們常被形容為「論盡」或「笨手笨腳」,學習新技能時總是學來學去也學不會,甚至無緣無故地跌倒,由於他們智力正常,所以往往令家長及老師費解,甚至誤解他們為不合作、「專登」或「搗蛋」,其實在這群學童當中,有些很可能在平衡及協調能力方面已出現了障礙,稱為發展協調障礙,香港的衛生署估計香港有5%至8%兒童患有此症。這種學習障礙,一般以男孩及早產嬰兒居多,但成因始終未明 (Cermak et al, 2002)。在協康會與香港青年協會攜手於二零零四年中對六百多名小一學生所進行的調查中,亦發現受訪者中懷疑約有6%有發展協調障礙的徵狀,情況令人關注。
在幼兒時期,這個障礙的病徵不太明顯,但細心的父母總感覺子女較朋輩笨手笨腳,直至進入小學階段,徵狀便逐漸浮現;這些兒童具備正常智商,但在運動、學習、書寫、自理及處理日常生活細節時卻會出現混亂的情況。
定義
有動作困難之兒童已被不同的專業(包括兒科醫生、物理治療師、體育教育學者、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動作科學家等)廣泛討論超過100年,當中他們被識別為不同的名稱,如動作運用不能,不協調兒童症狀等。於1994年英國倫敦協意會議上,不同專業根據 “美國心理學會精神功能失常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IV ) 及“世界衛生組織疾病之國際分級與相關健康問題”(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將有動作困難之兒童定名為“發展性協調障礙”(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s)。發展性協調障礙定義為動作協調明顯受損且影響學業成就或是日常生活活動受影響。當中必須符合以下四項診斷 (DSM IV, APA 2002):
- 日常活動中有關運動協調的表現顯著低於生理年齡或智力應有的水準;
- 前一項障礙顯著妨礙其學業表現或日常生活;
- 此障礙並非一般性的醫學狀況所造成;如神經學疾病或肌肉病變等特定疾病;
- 若有智力障礙,此運動困難的情形也遠超過其通常的影響。
而且,根據外國的研究及本地衛生署的數據,發展性協調障礙亦常與一些學習問題並存 (Fox & Lent, 1996)。這包括學習障礙(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ies)、注意力欠缺及過動障礙 (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s)、語言障礙(Dyslexia)或行為問題等。
徵狀
發展性協調障礙的徵狀包括多方面,在體能方面:掌握體能活動技巧的能力不及同輩,容易疲倦,走路時欠靈活,常常碰撞到周圍物件或者絆倒,導致身體經常有瘀傷;奔跑速度慢,玩追逐遊戲時往往是輸家;拋接技巧不足,反應時間較慢;不大願意參與群體運動或比賽;動作不靈巧,學習新動作技巧時如游泳、乒乓球、呼拉圈等感困難及挫敗。在學習方面:上課時不能保持固定坐姿,專注力較差,甚至騷擾他人;在小肌肉發展方面亦可能出現困難,如抄寫時會較為緩慢、乏力或過份用力及不靈活;字體出格、不公整;由於協調及組織能力較弱,在課堂抄寫黑板己令兒童費力不少,所以學童往往不能同時接收到老師的口頭指示,這便令學童被誤解為不專心及「無記性」。在自理方面:進食時容易弄瀉飯菜;衣衫不整;扣鈕及綁鞋帶有困難。在社交方面:由於日常表現得笨手笨腳,往往不受歡迎;尤其上體育課分組時,容易被同學拒絕。在心理方面:專注力不足、被動、自我形象及自信心薄弱、有較多憂慮及較少朋友。
如何輔導有『發展性協調障礙』的兒童
按評估結果,分析兒童的困難
由於發展性協調障礙是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的,這些障礙除了對兒童在體能及自理有明顯的影響外,其實對兒童的學習、行為、社交、情緒、健康、自信與及自我形象都有深遠的影響。接受適當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研究指出,兒童接受物理治療訓練後,無論在家居或學校裏的表現都有進展,各方面都有明顯進步 (Mandich, et al, 2001; Reve, et al, 1993)。一般而言,物理治療師會透過評估結果來分析兒童的功能表現,從身體不同的系統中查找不足的因素或導致兒童在協調方面出現困難的原因,然後逐一作出訓練。例如上體育課時兒童在球類運動的表現很差,接不到球,捉不住或跑步速度慢,配合不上球的位置;總是追不上同輩;姿勢奇怪;不是碰撞周圍的人或物件,便是「呯啪」一聲,絆腳跌倒。
對於發展性協調障礙的學童面對的困難,治療師歸納常見的原因為以下各項:
- 腹背肌肉力量及耐力弱,產生腹背肌力不平衡的情況,令坐姿及站姿欠佳。
- 肩膊肌肉力量及肩關節穩定性不足,未能有效地感覺肢體的位置;手部的關節感覺及力度控制欠佳,靈活度亦相對受影響。這亦影響了學童的抄寫能力。
- 臀部肌肉力量及髖關節穩定性弱,影響平衡能力,很容易失平衡而跌倒或很害怕進行需要平衡的活動。
- 動作計劃 (Motor planning) 的能力有限,模仿及同時進行一連串動作時有困難,常常遺留或把次序弄錯。這也影響了處理生活細節時出現混亂。
- 手眼協調、腳眼協調、雙側協調、交叉協調差,活動時容易出錯,不能適當地控制肢體的活動。
- 感覺聯合障礙,活動時未能掌握空間距離及方向感。
物理治療師會就著這些因素設計改善腹背肌肉力量、肩膊力量、肢體位置感覺、臀部力量、平衡、動作計劃、模仿連串動作、協調能力、空間距離及方向感的訓練,從而改善兒童的體能發展及協調能力,令各系統因素的基礎及需求作好準備,使兒童能作出較精確的動作,在進行日常活動時流暢自如。雖然以上提到的問題及原因有很多,但每個有發展性協調障礙的學童都有不一樣及不同程度的障礙,故此在評估及進行治療時,治療師會按照學童問題的嚴重程度及其能力差異而編排個別化的治療內容。
當兒童得到基礎系統因素的改善時,往往需通過一個轉折的關口,才能將已改善的基礎能力延伸及提升至功能或技能的層面,故此物理治療師需要直接訓練兒童所需要的功能及技能,將動作仔細分析及分拆,用由簡至繁的原則設計一連串的訓練,就以打籃球為例,要學會「走籃」,便先要把動作分成數個簡單的步驟,例如:站定雙手拍球、站定單手拍球、拍球時向前望、邊踏步邊拍球、拍球時改變方向、邊步行邊拍球、邊走動邊拍球、拍球時改變走動的方向、單手投籃、邊走動邊投籃等,目的在逐步提升兒童的能力,當他們在日常活動中得到進展,並獲得成功的經驗,自我形像及信心便可提升,他們更能愉快地學習及享受童年的樂趣。
考慮兒童的需要
幫忙兒童的治療策略應視乎兒童需求決定,他們有自己想達到的目標,這樣才能達到完整的治療效果。因為接受訓練的是兒童本人,在治療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考慮兒童的需要,給予他們發言參與的機會及時間,讓兒童了解自己現有存在的困難及將來可能面對的問題。當學習自己所訂下的目標時,總會特別起勁及積極,這份心意在治療的過程中是一枝威力無窮的強心針。
家長及治療師首先協助兒童訂下所想達成的目標及要求,然後一同想想現在未能完成的原因,並策劃應如何進行,一旦將策略計劃完成,便要讓他們去嘗試及反思,治療師及家長需從旁作出鼓勵及支持,引導他們想出更好的方法,在現有的計劃中作出改善及跟進,使兒童所訂下的目標得以達成,繼而令他們能在將來亦可解決協調障礙帶給他們的種種困難,當中每個參與者都需要有耐性,更需要專重兒童的意見,減少他們在訓練過程中的失敗感。
由於有發展性協調障礙的兒童在生活、學習或社交上都會面對不少問題,家長、教師甚至兒童自己可在不同方面作出配合和改善,以協助兒童面對及解決他們的困難。
家長的協助方法
家長在心態上必須抱著正面及積極的態度,減少對兒童負面的形容及誤解,例如: 懶惰、不留心、笨手笨腳、搗蛋、「無記性」、「無用豬」……等等,有時可能只是父母的順口言,但兒童可會覺得父母在刻意的批評。另外,盡量不要將兒童作比較、分高下,每個人的能力不同,不需作無謂的比較而傷害兒童的心靈,以下是一些給予家長的參考建議:
- 關心和愛護:子女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能令他們有安全感和自信心。
- 明白和接納: 有發展性協調障礙的兒童,有着不同程度的障礙和限制,父母需了解並接納子女的情況、能力和潛質,對他們作出合理的要求;如有對於他們的困難有疑惑,可請教專業人仕。另外,要以安慰代替責備,向孩子表示知道他已付出努力。雖然事情尚未做好,但會繼續支持孩子嘗試,並學習延遲滿足感。
- 讚賞和鼓勵:父母應多用正面的稱讚,推動子女去面對困難和挑戰。
- 發揮所長:發掘子女的長處和潛質,改善他們的弱項。
- 正確的管教:與子女一起議訂合理的目標和規則,同時留意管教需父母雙方一致行動和持之以恆。
- 聯繫學校和教師:與校方及教師分享子女的問題,共同尋求理想及有效的方法去協助他們學習,如參加興趣班,可主動與導師釐定參與活動的目標,避免給予子女太大的壓力和期望。
- 家居訓練:按着治療師的指示進行家居訓練,可提升子女的能力和獨立性,另外可安排子女參與簡單的家務,如收拾餐具、打掃等,這些活動能訓練孩子的動作計劃,並促進親子關係,也為他帶來滿足感。亦可給予子女一個擺放個人物品的地方,減低處理個人物品的混亂,教他們用不同顏色的資料夾存放功課和參考資料等。
- 避免意外:有部份動作協調困難或障礙的兒童容易發生碰撞跌倒,家長須特別留意。避免到太擠逼的地方,在進行一些危險性較高的户外活動時,考慮配戴保護用品。
- 情緒處理:主動聆聽子女的心聲,適當地讓子女抒發情緒。家長亦可能面對很大的壓力,正確的情緒控制及處理對家長是相當重要。如有需要,應尋求專業人仕協助。
教導孩子自助方法
發展性協調障礙所帶出的動作協調困難是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的,家長及治療師需要自小培養兒童自行解決及面對問題的能力。首先,要培養兒童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情緒,鼓勵孩子表達他們的心聲,讓其他人明白他們的需要,並願意接受別人的協助和教導。而在學習的方法上,兒童應慢慢了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並加以利用,例在閱讀時,選擇較寧靜的環境能幫助專注;用間尺放在閱讀的字句下面,或用手指指着閱讀的文字,可以幫助眼睛的追視。當書寫時坐姿要正確,腰背要挺直,雙腳踏地,可用有靠背的椅子,書桌和椅子的高度要配合,更需有充足的光線;用非主用手按住紙張,注意正確的握筆方法,如需要可用輔助工具如三角筆、三角膠、粗筆等。另外有些方法可幫助記憶,例如:用告示紙記下特別的事情,並貼在特定的地方;在改善時間管理方面,可善用視覺指示如流程表記下每天要做的事,訂下每天的時間表,如做功課、遊戲和温習時間,用日記簿或日曆把重要事情記錄好,如默書、考試日期等;在增強記憶方面,可把課文重點做筆記,更可以運用聽覺記憶,大聲朗讀課文,亦可運用錄音機錄下課文,再重複收聽。
學校和教師的配合
兒童在學校需要應付繁忙的功課,教師如能使用一些幫助有發展協調障礙的兒童學習的教學策略,他們的學習會是事半功倍,以下是一些例子提供與教師們作為參考。對於有抄寫困難的學生,老師可以容許他們用較濶的方格簿或行簿,安排他們安坐一個容易抄寫黑板的位置及請其他同學從旁協助;適當地調整功課量,盡量減少抄寫的功課;提供筆記,可減少學生抄寫,最好用電腦取替手寫功課,利用學校的內聯網站查閱功課;最重要的是給予他們充裕的時間默書、測驗和考試。而在日常的教學上,老師可用簡單直接的指令,避免混淆;提早通知將教授的課文,讓學生備課;把教學的內容分為一個個小步驟來教導,學生會較容易掌握;給予他們機會協助課堂上的事務,如分派及收集書簿或做老師的小幫手,肯定他們有做事的能力,加上多作獎賞和鼓勵,發展協調障礙的兒童都可以快樂地跟其他同學一同學習。
大多數有發展協調障礙的兒童都不喜歡甚至逃避體育課,故此體育老師的工作絕不簡單。其實體育老師亦可以嘗試運用物理治療師所採用的方法,將動作技巧分拆為小部份來教授,化繁為簡,讓兒童逐個部份去練習;對於複雜的動作或一連串的活動,宜給予他們較長的時間去完成,或可以把動作的程序加上口令,引導他們用口令協助組織動作,亦可用圖畫、流程圖輔助,他們會較容易掌握,當中亦需留意進行一些較高難度的動作時,要做足安全措施。以小組形式進行的活動,如集體遊戲及分組比賽時,體育老師便要避免以兒童的能力作為揀選的標準,以減輕他們的挫敗感。體育老師須知道有發展協調障礙的兒童在一些不需運用複雜協調動的運動上亦可以有良好的表現的,例如着重學生的體適能鍛練如心肺功能、柔軟度及耐力等,培養他們的強項,使他們在體育課上也感到運動的樂趣。
結論
我們都渴望這班有協調困難的兒童同樣享有健康快樂的童年。在各方面均有良好的發展,為將來奠下良好的基礎。由於發展性協調障礙是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的,這些障礙除了對兒童在體能及自理有明顯的影響外,其實對兒童的學習、行為、社交、情緒、健康、自信與及自我形象都有深遠的影響。很多在早期沒有接受治療及輔導的協調困難兒童,由於長期缺乏參與運動及社交活動,又常有挫敗感,往往長大後變得肥胖,體質弱,低動機,自我形象偏低及缺乏自信。故此盡早發現兒童的困難,進而提供適當的復康治療及輔導對兒童長遠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
Reference:
Polatajko, H.J., Fox, A.M. & Missiuna, C. (1995). An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Canadi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62, 3-6.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 Text Revis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Henderson, S.E. & Hall, D. (1982). Concomitants of clumsiness in young school children. Developmental Medicine & Child Neurology, 24, 448-460.
Cermak, S.A., Gubbay, S.S. & Larkin, D. (2002). What is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In S.A. Cermak & D. Larkin, (Eds.),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pp.2-22). Delmar: Thomas Learning.
Fox, A.M. & Lent, B. (1996). Clumsy children primer on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Canadian Family Physician, 42, 1965-1971.
William, H.G. (2002). Motor controlled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In S.A. Cermak & D. Larkin D (Eds),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n disorder (pp.117-137). Delmar: Thomas Learning.
Cantell, M.H., Smyth, M.M. & Ahonen, T.P. (1994). Clumsiness in adolescence, educational, motor and social outcomes of motor delay detected at 5 years. Adapa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11, 115-129.
Losse, A., Henderson, S. & Elliman, D. et al, (1991). Clumsiness in children- do they grow out of it? A 10-year follow-up study. Dev Med Child Neurology, 33, 55-68.
Lee, M.G. & Smith, G.N. (1998). 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otherapy for Dyspraxia. Physiotherapy, 84 (6), 276-284. Lee, M.G. & Smith, G.N. (2002). A three year study on the progress of children following physiotherapy treatment for dyspraxia. Dyspraxia foundation Professional Journal, 1, 9-23.
Mandich, A.D., Polatajko, H.J., Macnab, J.J. & Miller, L.T. (2001).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what is the evidence? Phy & Occup Ther Peds, 20(2/3), 51-68.
Mandich, A.D., Polatajko, H.J., Missiuna, C., Miller, L.T. (2001). 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motor performance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Phy & Occup Ther Peds, 20(2/3), 125-143.
Missiuna, C. (2003).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At Home and in the Classroom, CanChild. (available at
www.canchild.ca)
ReHabAid Centre (2002). Helping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A Guide for Parents and Teachers.
Missiuna, C. (2003).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Pediatr Phys Ther, 15, 32-38.
Reve, G. & Larkin, D. (1993). Task Specific Intervention with children reduces movement problems. Adap Phts Activity Q, 10, 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