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能力

 

吃飯時東張西望

 
汶汶今年4歲,她在吃飯的時候經常都會東張西望、不專心,一頓普普通通的午飯,有時也要花上個多小時才能將它吃完,媽媽擔心汶汶在校內吃午飯時比其他同學慢,又怕老師責怪汶汶慢吞吞或認為他做事懶散。
 
4至5歲的孩子吃飯時喜歡東張西望、不專心,原來與他們操作餐具「笨手笨腳」有關之餘,還因為他們的專注力不足、沒有時間觀念、想探索知識,甚或想逃避吃飯。
 
吃飯不專心三大原因
 
4 至5歲的孩子,一般都需要比成年人較長的用餐時間,一方面由於他們對餐具的運用還未到「得心應手」的地步,操作餐具時總有點笨手笨腳的模樣,另一方面,孩子的咀嚼以至腸胃的消化能力,與一般的成年人有一定的距離,所以花上較長時間用餐,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有些孩子吃飯所花的時間,卻又比一般同齡的孩子更長,他們在吃飯時偏要去管周邊所發生的事情。在這些不肯「專心」吃飯的孩子中,有些是因為專注力不足,自制能力低,又沒有時間的觀念,他們容易受到四周的環境吸引,看得高興忘我時,就連前面的飯菜也給忘記了,往往要父母再三催促提醒,才能繼續用膳。
 
父母面對專注力不足的孩子,可以嘗試營造一個固定、安靜、熟悉及佈置簡約的用膳環境,給孩子定立一個合理吃飯時間的上限,並不時提醒孩子吃飯的時限,務求在時限前完成進食。
 
想探索知論
 
另外,也有些是天生「觀察型」學習的孩子,他們的好奇心強,經常透過眼睛觀察去學習新的事物,就連在吃飯的時候也會用眼睛「東張西望」繼續學習,雖然他們在吃飯的時候會四處張望,給人很不專心的感覺,然而,他們很少會因此而「忘記」了吃飯,只是在一邊食時一邊望,陶醉於他們的眼睛觀察當中。對於觀察學習型的孩子,與其讓孩子東張西望,家長不妨在孩子吃飯的時候,與他們一起閱覽圖書,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
 
當然,也有些是「混合型」的孩子,也有些東張西望的孩子,則是為了逃避自己不喜歡吃的飯菜,故意拖延時間,又或是故意做些小動作來吸引別人的注意罷了。所以,若要解決孩子吃飯時東張西望的情況,家長先要細心觀察及了解孩子的問題所在。
 
吃飯毋須過急
 
香港人生活節奏緊張,吃飯的時間也越來越短,有時為了趕時間,看見孩子慢條斯理地吃飯的模樣,真叫家長心裏著急起來。說到底,若是時間許可的話,還是應該給予孩子充足的用餐時間,讓他們可以慢慢咀嚼,品嚐食物的滋味。
 
撰文﹕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張明麗

孩子為何欠缺自信和自理能力﹖

 
現今以小家庭為主,往往家中的孩子便成為父母的寵兒和中心,很多父母為了表達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更會凡事為孩子計劃和預備妥當,久而久之,孩子便會變得依賴,甚麼事自己都不動手去做,例如自己不主動穿好衣服、不自己吃飯、不會為自己的鞋帶打結,連剛剛玩完散落在地上的玩具,也不願意將它們收拾乾淨或是放回原處。長此下去,孩子的「主動性」 便會因為父母凡事插手幫助而逐漸下降,孩子慢慢地喪失了自理的能力和對自己的責任感,不知道甚麼才是自己應該做的事,也對自己的責任感到模糊,成為一個只懂「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小王子。
 
父母為免「麻煩」
 
這樣性格依賴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一方面在心理上有需要表達對孩子的愛和關心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有些父母是因為「怕麻煩」 才凡事替孩子「代勞」,沒有耐性對孩子凡事作出交代、解釋事情的始末和解決事情的方法,更不願意為孩子不熟練的做事方法而「執手尾」,寧願自己快快將事情做完。無論是以上哪個原因,都有可能阻礙孩子正常的心理發展,叫孩子最終慢慢地失去了寶貴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因為兩者皆讓他們既不會動手主動地去完成一件事情,也不顧意去動腦筋來解決擺在面前的困難,只會一味地望著父母,等待著他們的幫忙,為自己出頭和解決問題。當他們長大以後,也對自己應該做好的事情,表現得漠不關心,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缺乏積極態度,更加不懂得關心別人的需要。
 
指示孩子「親力親為」
 
父母若是要培養孩子照顧自己的能力,幫助他們日後建立一個積極的人生態度,那就必須從小開始加以培養。 對於三至四歲的孩子而言,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較難掌握複雜難明的事情,故應該以具體及簡單易明的指令,指示孩子做好應該「親力親為」的事情,也不要讓孩子以為別人的「代勞」是一件應該做的事。另外,孩子這時建立的對錯判斷和價值觀,都有賴父母日常對他們的教導和灌輸。
 
提升孩子的自信
 
若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能力廳,當孩子做對事情便要讚揚鼓勵一番﹔若是孩子在嘗試中犯錯,也不要嚴厲的責罵,應該與孩子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孩子總結經驗,在失敗中再次「站起,這樣才能逐漸提升孩子的自信。
 
撰文﹕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張明麗

港孩自理

 
近日,社會其中一個熱烘烘的話題便是關於「港孩」。大家普遍也認同今天的孩子們的自我照顧能力不好,亦甚少幫忙做家務。然而,據我觀察一些年幼的孩子,不難發現其實他們是很喜歡自己親手做事情的;例如:他們喜歡自己拿匙羹進食、喜歡拿著玩具模仿成人掃地。這就是心理學家艾力遜(Eric Erikson)提出的人生八階理論中,「自主與羞怯、懷疑」階段的表現。孩子在一至三歲期間,他們的活動能力迅速發展,希望尋求更多的自主空間。假如父母能在安全及合理的範圍內,讓孩子實踐自主,孩子就能夠建立信心和發展初步的意志力,為下一個人生階段建立基礎。正是這個原因,孩子能負責一些簡單的自理和差事,是他們發展階段中的使命,而孩子也樂意這樣做。可是,有些家庭因各種的原因令孩子失去了實踐主自的機會。例如:因為孩子分心、動作慢或粗略,成人便按捺不住急於替孩子完成。結果孩子習慣被動、樂於接受照顧。他們亦漸漸失去做事的動力,形成依賴的習慣。
 
要改變這種境況,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基本的責任感。開始時,鼓勵孩子完成較容易的自理工作,例如:每次把脫下的鞋子和衣服放好;每日替自己梳頭、刷牙和洗臉等。完成後,給予孩子讚賞與認同,讓孩子樂於負起自己的責任。特別是有傭人的家庭,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傭人的角色只是幫助父母打點家中的事項,並非「服侍」少主。
 
很多父母也要工作的家庭,不自覺地依賴了傭人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傭人也會勝任負責管教和訓練的工作。因此,父母也要負起建立孩子基本自理技巧的責任。
 
撰文﹕協康會臨床心理學家梁秀華

幼兒自理有妙法(一)

 
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自我照顧是十分重要的。進食、如廁、穿衣和梳洗,這些看似甚為平常的自理活動其實和兒童的心理、生理、體能及智能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兒童在參與這些活動時,可同時提升多方面的基礎技巧,包括: 感覺肌能技巧、小肌肉技巧、認知概念和情緒行為,對兒童的成長有莫大的益處。例如: 透過日常穿著衣服,不但能增加兒童的自信,強化他們的責任感及獨立意識,並能同時強化兒童的小肌肉技巧及身體概念和空間概念。
 
對一般兒童來說學習自理技巧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可是,對於部份有發展障礙或自閉症的兒童來說,要學習這些自理技巧並不容易。試想一想,你家中的小寶是否經常依賴菲傭照顧?如廁時是否要跟他多番「激戰」?刷牙時他總是不願意開口?抗拒梳頭、剪指甲或剪頭髮?
 
經常揀飲擇食?進食時往往弄得亂七八糟?抗拒穿著某些質料的衣物?經常弄錯衣服、鞋襪的前後、裡外或左右位置?這些自理問題,往往令家長感到束手無策。
 
要解決以上的問題,家長需先了解問題背後有那些影響因素。為什麼孩子到六歲仍要成人餵食? 是因為未懂得操作食具?或是因為被家長過分照顧?當我們仔細分析這些問題,便會發現影響兒童自理能力發展的因素可包括以下兩方面:
 
個人成長發展因素
多涉及兒童的生理、心理及肌能等發展範疇,包括兒童在感覺肌能、小肌肉技巧、認知概念等方面的發展是否有困難,以及在溝通技巧和情緒行為方面是否存在問題。
 
外在環境因素
指日常生活的環境安排,以及成人對兒童的要求和態度。常見問題包括家居佈置或家居設施安排不當、生活常規混亂、成人對兒童的要求過分寬鬆或嚴苛,以及訓練方法不正確等。
 
因此,當家長在訓練孩子自理時感到困難,不妨停一停,想一想,是否有以上提及的因素所影響,從而找出相應的對策,或尋求治療師的協助。
 
撰文﹕協康會職業治療師團隊
 

辨識孩子的自理能力

 
剛升讀小一的孩子,適應了新的學校流程沒有﹖小學跟幼稚園的生活節奏和要求截然不同﹕幼稚園的流程比較慢,自我照顧的活動較為簡單,嬸嬸和老師還會提供貼身照顧。相反,小學的流程比較快,自我照顧的活動較為複雜,學童需獨立處理各樣自我照顧活動,包括上洗手間、午膳、收拾書包等。
 
本港一項調查顯示,家長和幼兒導師都認為,自理能力是學童升讀小一應具備的最重要條件。何謂自理能力﹖在個人方面包括進食、如廁、穿衣、個人衞生及儀表處理。在學校方面包括個人物品收拾及處理、文具、書本、手冊及時間表運用等等。
 
對於剛升讀小學的孩子,要獨立處理這些事情委實不容易。你的孩子表現如何﹖
1.    進食﹕能拉開罐裝飲品的蓋掩而不弄瀉﹖ (5-6歲)
2.    穿衣﹕能綁鞋帶﹖能將外套翻回正面﹖ (5-6歲)
3.    個人衞生及儀表﹕能自行用梳把頭髮梳理整齊﹖(5-6歲)
4.    書本及文具運用﹕能於課堂前按時間表預備書本及文具﹖(5-6歲)
5.    書本及文具運用﹕能按指示寫家課冊和回條﹖(6-7歲)
 
影響孩子自理表現的基礎能力包括感知肌能、認知概念和運用小肌肉技巧。我們可以通過相關的活動,提升孩子這些基礎能力,使他們能掌握日常自理活動所需的技巧。感知肌能的活動,能給孩子許多感覺和動作的經驗,提高感覺辨別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認知概念的活動,能加強孩子對自己身體的認知、空間和物件操作的概念。小肌肉活動,能改善孩子的抓握能力、隻手協調、手眼協調及手指靈活性。
 
另外,可配合適當的學習策略,以建立孩子的組織能力,讓他們有效地進行自理活動。有發展障礙的兒童往往在感知肌能、認知及小肌肉技巧方面表現困難。家長應加留意及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撰文﹕協康會職業治療師團隊
 

合理期望建孩子自理能力

 
每天起來家長嚷着要孩子梳洗、換校服和吃早餐﹔孩子放學後,又追着他們做家課、温習,然後吃飯、洗澡等等,轉眼間,已到晚上十持了。家長有時也不禁自閉,孩子何時才能自覺地處理自己起居飲食呢﹖對於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來說,刷牙、洗澡、吃飯或換衣不算是甚麼艱巨的任務,為何花上半天也未能完成呢﹖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照顧能力 (簡稱「自理能力」)呢﹖
 
若要改善孩子的自理能力,必須先了解孩子的困難所在。影響孩子自理能力發展的因素,大致可分為﹕環境、家人的期望及個人的能力。不同的環境及家人的期望,對孩子的責任感和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環境的改變如小學跟幼稚園的生活節奏和要求都不同,孩子便要去學習適應。另外,家長是否對孩子的能力有合理的期望,亦會影響孩子的表現。
 
有家長分享她的兒子又躲懶了,只顧着玩遊戲機或發白日夢﹔叫他洗澡,他竟說﹕「您給十元,我便馬上去洗澡。」家長們可曾有過這樣的遭遇﹖孩子的自理活動如洗澡、刷牙、吃飯竟變成有條件的交易﹖另方面,家長或家傭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孩子缺乏合理的期望,都成為孩子撞自理能力的障礙。
 
故此,培養自理能力應從小開始,並讓孩子明白自我照顧是本身的責任。由於自理活動需要運用孩子的感知肌能、認知能力和小肌肉控制技巧,不同年齡的兒童發展階段有所不同,家長可按孩子的年齡和能力施教,如三至四歲可鼓勵自行脫襪,五至六歲可自行刷牙等,讓孩子逐步學會照顧自己,建立自信。
 
撰文﹕協康會職業治療師團隊
 

 

  • facebook
  • weibo
  • youtube
  • email